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
自然光照由连续光谱、不同能量的光组成,光的波长越短能量越大,故其中紫外线和蓝光具有更高能量。暴露在高强度光照下可能导致眼部组织细胞损伤,进而引起各种眼部结构的病理变化。我们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光照在角结膜、晶状体、前房结构、视网膜、视神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综述了光照在眼部可能触发的信号通路和作用机制。眼组织过度暴露在光照下会导致DNA损伤增加、蛋白质的异常修饰和聚集,以及过度的氧化应激,从而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可根据所接触的光照特性与强度,以及需要保护的眼组织类型,针对性地单独或联合使用物理保护、局部和/或口服抗氧化剂和光照活化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以防止和减少光照引起的眼部损害。
目的: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形状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病理切片和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形状、大小、高度-基底比值、视网膜薄变和浸润的差异。
结果:本研究包括102例患者(102眼),平均年龄45.6±12.4岁。其中葡萄膜黑色素瘤76眼(75%)为梭形细胞型,6眼(6%)为上皮样细胞型,16眼(16%)为混合细胞型,其它4眼(4%)。按肿瘤部位分:睫状体黑色素瘤3眼(2.9%),睫状体和脉络膜黑色素瘤28眼(27.5%),脉络膜黑色素瘤71眼(69.6%)。视网膜组织的分析中,43眼(43%)发现视网膜变薄,86眼(84%)发现视网膜浸润。肿瘤的高度在1.2~15.6(平均8.3±3.6)mm,肿瘤基底直径为4.8~31.2(平均17.3±6.5)mm。肿瘤峰高度-基底R值为0.53±0.32。视网膜薄变组(n=43)的平均R值显着高于无视网膜薄变组(n=59)(0.69±0.31与0.42±0.27; P<0.01)。视网膜肿瘤浸润组(n=86)的平均R值比无视网膜浸润组(n=16)略高(0.56±0.33比0.41±0.25; P=0.09),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R值的肿瘤与其邻近视网膜薄变有关,与视网膜内肿瘤细胞浸润相关性不大。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切面形状和邻近视网膜组织的受累情况关系紧密。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姜黄素是否能减轻动物模型和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的视网膜炎症。
方法:在体内,雄性C57/B6小鼠腹腔注射姜黄素3d,然后腹腔注射脂多糖(LPS; 10mg/kg)诱导视网膜炎症。LPS作用24h后,通过RT-PCR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伴刀豆球蛋白凝集素灌注标记技术评估了白细胞对视网膜脉管系统的粘附。用蛋白质定量试剂盒测量前房中的蛋白浓度。在体外,培养ARPE-19细胞。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量来选择姜黄素的最佳作用浓度。在用5μg/mL LPS刺激之前,将ARPE-19细胞在有或没有姜黄素的情况下孵育1h。通过RT-PCR和ELISA测量促炎细胞因子。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PI3K/Akt表达。
结果:姜黄素预处理可显著抑制EIU相关白细胞粘附于视网膜血管和前房蛋白渗漏。体内应用姜黄素后,炎症细胞因子(如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同时,姜黄素在ARPE-19细胞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显著减弱IL-6,IL-8和MCP-1的表达。姜黄素抑制LPS激活的ARPE-19细胞中的PI3K/Akt磷酸化以及NF-κB激活。
结论:姜黄素对LPS诱导的视网膜炎症具有预防作用,其作用似乎与PI3k /Akt信号传导途径的抑制有关。
目的:比较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交联(CXL)、等渗(IR)和低渗核黄素(HR)的结果。
方法:回顾性研究,包括29例29眼圆锥角膜患者行角膜交联术,IR组15眼,HR组14眼。参数分析包括(随访1a):最佳矫正视力(BCVA),球体和柱体,中央和较薄处角膜厚度,平均和最大角膜曲率(分别为Km和Kmax),并发症及进展。
结果:观察到两组的BCVA提高:治疗前IR组为0.26±0.57,HR组为0.47±0.72。术后1a,IR组为0.13±0.79,HR组为0.29±1.52,IR组BCVA更高(P=0.018)。术后1mo,两组中央角膜厚度(μm)均减少,但在接下来的数月中增加:术前IR组为497±28 μm,HR组为432±14 μm; 术后1a,IR组为480±31 μm,HR组为424±15 μm。较薄处角膜厚度也是如此,术前IR组为487±29 μm,HR组为410±20 μm; 术后1a,IR组为468±33 μm,HR组为413±13μm。两组中Km和Kmax均降低。每组6眼呈现短暂的混浊,无持续性混浊。
结论:在中央角膜厚度<400μm的患者中,HR的使用似乎是一个有效的替代执行传统CXL的技术。
目的:探讨高钙状态下衰老标记蛋白30(SMP30)低表达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系SRA01/04增殖、氧化应激的影响。
方法:设计3条干扰SMP30靶向基因RGN表达的RNAi序列(KD1~3),以空载序列为阴性对照组(NCKD),构建慢病毒载体并感染SRA01/04细胞,同时以未感染的SRA01/04细胞作空白对照组(CON)。RT-PCR筛选干扰效率最高的慢病毒载体用于后续实验。采用含15mmol/L CaCl2的完全培养基处理细胞24h模拟发生白内障时人LECs的病理状态,通过BrdU-Elisa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氧化型谷胱甘肽/总谷胱甘肽(GSSG/T-GSH)水平以评估细胞氧化应激水平。
结果:成功构建KD1~3及NCKD慢病毒载体,感染SRA01/04细胞效率约80%。三种慢病毒载体(KD1~3)敲减效率分别为93%、60%、74%,故选择KD1慢病毒载体进行后续实验。高钙状态下,KD1组细胞相对增殖活力和SOD活力\〖(2.42±0.08)和(11.69±0.52U/mg)\〗均低于NCKD组\〖(2.95±0.08)和(31.10±2.24U/mg)\〗和CON组\〖(2.96±0.25)和(26.33±1.04U/mg)\〗,GSSG/T-GSH比值(70.80±2.34)高于NCKD组(15.93±3.47)和CON组(20.05±2.45)(均P<0.05),而NCKD组与CON组上述指标均无差异(P>0.05)。
结论:高钙状态培养下,RGN-RNAi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MP30低表达SRA01/04细胞增殖活力及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弱,提示SMP30可能具有调控细胞增殖、抗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目的:检测丰富环境干预对单眼剥夺成年弱视小鼠视皮质中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对成年弱视小鼠初级视皮质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方法:将正常新生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单眼剥夺+标准环境组(MD+SE),单眼剥夺+丰富环境组(MD+EE),单眼剥夺+氟西汀组(MD+FLX)。在小鼠21日龄时构建单眼剥夺模型,确定模型建立成功后,每组选取18只小鼠按照预先分组放置在标准环境或丰富环境中饲养4wk,单眼剥夺+氟西汀组小鼠饮水中加入氟西汀。通过前爪触地反射实验检测小鼠视敏度,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客观视功能; 小鼠处死后取材,使用电镜检测视皮层神经元的突触间隙宽度、突触活性区长度及突触后致密物厚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皮层中IGF-1、IGF-1R及IGFBP5蛋白表达。
结果:(1)视敏度检测结果:MD+SE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明显低于Nor组(P<0.001); MD+EE组及MD+FLX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明显高于MD+SE组(均P<0.001); 与MD+FLX组比较,MD+EE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无差异(P=0.816)。(2)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Nor组比较,MD+S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均P<0.01); 丰富环境饲养后,MD+EE组较MD+S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均P<0.01); 与MD+FLX组比较,MD+E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无差异(P>0.05)。(3)电镜检测视皮层神经细胞突触超微结构:与Nor组比较,MD+SE组小鼠剥夺眼对侧视皮层神经细胞突触间隙增宽(P<0.01),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P<0.01),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薄(P<0.01); 丰富环境饲养后,MD+EE组小鼠较MD+SE组突触间隙变窄(P=0.0035),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P<0.01),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增加(P<0.01),MD+EE组突触超微结构各项指标较MD+FLX组比较无差异(P>0.05)。(4)Western blot检测视皮层中IGF-1、IGF-1R及IGFBP5蛋白表达:MD+SE组小鼠IGF-1及IGF-1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or组(均P<0.01); MD+EE组小鼠IGF-1及IG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MD+SE组(均P<0.01),然而仍显著低于Nor组(均P<0.01)。各组间小鼠IGFBP5蛋白表达异常无差异(P>0.05)。
结论:丰富环境能重新激活成年单眼剥夺弱视小鼠视皮质可塑性,改善弱视小鼠视觉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IGF-1及受体的表达有关。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方法:常规培养RPE细胞,分为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灯盏花素低浓度组(30mmol/L葡萄糖+1μmol/L灯盏花素)和灯盏花素高浓度组(30mmol/L葡萄糖+10μmol/L灯盏花素)。细胞划痕实验观察RPE细胞的迁移性,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变化,Hoechst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比例,Western blot分析各组Bcl-2和Bax的变化。
结果: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灯盏花素低浓度组和灯盏花素高浓度组RPE细胞形态较高糖组改善,细胞迁移性较高糖组增加; CCK-8结果显示,用1、10μmol/L浓度的灯盏花素处理后,RPE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到61.06%±5.59%和79.81%±7.04%,与高糖组(40.63%±4.72%)比较有差异(P<0.05); 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H2DCFDA)荧光探针染色结果显示,灯盏花素抑制了RPE细胞内ROS水平; Hoechst染色法显示,1、10μmol/L灯盏花素处理后发生凋亡的RPE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灯盏花素增强了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了Bax蛋白的表达。
结论:灯盏花素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RPE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发生,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靶点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目的:基于455~470nm面阵蓝光照射SD大鼠,观察大鼠视网膜及脉络膜组织结构变化并分析照射时间与组织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6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实验组(n=18),正常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正常喂养6wk; 实验组分为3个小组,每天分别予面阵蓝光发光器(455~470nm,391Lx)照射3、6、12h,连续照射6wk。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变化。
结果:正常对照组的大鼠眼底组织结构完整,细胞形态正常。随蓝光照射时间延长,各实验组大鼠脉络膜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改变,局部疏松水肿,小血管增生,色素层变薄,细胞稀疏,视细胞数逐渐减少,局部消失。3h实验组细胞核染色清晰,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未见明确改变。6、12h实验组细胞核固缩,双极细胞层轻度增生,神经节细胞层局部形成胞突。
结论:视网膜的光感受器细胞随蓝光照射时间的延长出现明显变薄、萎缩、消失。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程度与蓝光照射时间无明显关系。
目的:探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SB)术或玻璃体切除(PPV)术后视网膜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视网膜脱离范围累及黄斑部的15~30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5例75眼,PVR等级B~C1级,赤道部后视网膜裂孔者行PPV术(PPV组,35眼),赤道部前视网膜裂孔者行SB术(SB组,40眼)。术后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网膜微结构变化。
结果:相较于SB组,PPV组术后发生椭圆体带和内界膜断裂的可能性为2.812倍(P=0.020),发生视网膜下积液的可能性为0.115倍(P<0.001),但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层间积液的可能性无差异(P=0.700),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发生椭圆体带和内界膜断裂、视网膜下积液、层间积液的可能性均逐渐降低。术后两组患者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和外核层厚度逐渐增加,BCVA逐渐改善,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SB组患者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增厚幅度较大,BCVA恢复更佳。
结论:椭圆体带和内界膜完整性、视网膜下积液、层间积液、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厚度是影响SB或PPV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目的:观察联合抗VEGF药物的综合治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2/2018-10在我院就诊的NVG患者62例68眼的临床资料,A组先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术后1wk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3wk行全视网膜激光; B组行睫状体冷凝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wk,1、3、6mo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和并发症等。
结果:A组虹膜新生血管的消退程度优于B组。两组患者术后2wk,1、3、6mo眼压比较有差异(P<0.05),且治疗后6mo眼轴长度有差异(P<0.05)。A组总有效率为94%,B组总有效率为78%(P=0.073)。
结论:NVG接受抗VEGF药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安全有效。
角膜内皮功能损害传统上被认为是不可逆的,角膜内皮移植几乎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式。然而,近来出现的仅剥离Descemet膜而无内皮移植的手术(DWEK)可使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再生,而局部Rho相关激酶抑制剂可以促进其疗效。
出芽式血管生成是视网膜血管生成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视网膜正常发育和新生血管性眼病中发挥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确保出芽式血管生成的必要条件。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种亚型,每种细胞群均发挥不同的功能,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受到信号通路、代谢、免疫炎症和非编码RNA等多种因素调控。本文就血管内皮细胞在视网膜出芽式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白内障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的一种眼部疾病。先天性的白内障尤为严重,它是影响婴幼儿视力发育的常见眼病,可以抑制视觉通路的发育,造成永久性失明。大约1/3病例与遗传相关,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最多见的遗传方式,其发生发展与参与晶状体发育的基因均可能有关系。迄今为止,已经发现40多个基因上百个突变位点与先天性白内障相关。本综述将对先天性白内障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葡萄膜炎继发的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是一种葡萄膜炎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oninfectious uveitis,NIU)患者的视功能障碍。临床上,葡萄膜炎继发ME的治疗仍然非常棘手。目前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葡萄膜炎继发ME,例如皮质类固醇、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免疫调节剂等。但是,临床效果报告不一致。近些年来,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intravitreal dexamethasone implant,IDI)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皮质类固醇药物。最近的研究表明,IDI有效地改善了葡萄膜炎相关的ME,根据需要通过密切监测和再治疗,这种效应可持续至少6mo。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IDI治疗NIU继发ME进行汇总,并概述相关结果,以期为未来NIU继发ME的诊治提供依据。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PIC)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好发于患有近视的年轻女性。其特征是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和脉络膜内层出现多个小的、圆形的、黄白色的或灰色的炎性病灶,不伴有眼前节及玻璃体内的炎症。一般来说,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和视网膜下纤维化,视力就会严重受损。本文对PI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HRPE)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眼底病变。由于它一般不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多数眼科医生对它的认识很少,可能容易导致错误的诊断和治疗。本文着重介绍CHRPE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预后转归等,以便临床上正确地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随访。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视功能的急性视神经疾病,一般认为是由于供应视盘筛板区和筛板后区的睫状后短动脉发生缺血所致。该病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影响全身微循环的糖尿病、高血压和最近研究较多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再者发现遗传基因易感性、药物、手术和眼部相关疾病都与NAION的发生发展相关。现将这些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近视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人类眼部疾病之一。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20~25个核苷酸的非蛋白编码的小分子单链RNA,能广泛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miRNAs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就miRNAs在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涉及的通路进行综述,以期为近视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提供思路。
我国近视人口已近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近视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视力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多巴胺是视网膜中主要的儿茶酚胺,众多研究发现提高多巴胺含量可有效抑制近视的发展。形觉剥夺是一种经典的近视造模方法,通过观察多巴胺及其受体对形觉剥夺近视发展的影响,可以反映其在近视发展中的作用,对指导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多巴胺及其受体对形觉剥夺性近视发展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近视的防治提供参考。
目前许多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被用于治疗各种眼科疾病,尤其在血管增生性眼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新生血管且减轻水肿提高患者视力,但其长期治疗效果需要更长远的随访和研究。本文就抗VEGF在眼科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研究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蚕食性角膜溃疡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5-05/2018-05在我院就诊的蚕食性角膜溃疡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糖皮质激素组,各100例。糖皮质激素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联合组在糖皮质激素组的基础上给予环孢素A治疗。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评估生存质量,检查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治疗后CR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生存质量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CRP、IL-6水平低于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后,生存质量高于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结膜充血消退时间、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低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糖皮质激素组,复发率低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
结论:环孢素A联合激素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屈光不正患者术后早期角膜形态学变化及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8-09/2019-03在我院接受SMILE手术的年龄偏小、度数较高、角膜偏薄或地形图显示形态欠规则的屈光不正患者39例76眼,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SMILE联合CXL术组患者17例32眼和仅行SMILE术组患者22例44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mo测定两组术眼的角膜形态学参数。
结果:两组患者术眼K1、K2、Km、中央角膜厚度、角膜顶点后表面高度、最薄点前表面高度、最薄点后表面高度、D值和曲率对称性指数(IVA)的变化量间的比较均有差异(P<0.05),高度偏中心指数(IHD)的变化量间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的前表面形态的部分参数变化量与激光切削深度、术前等效球镜度和光学区间有相关性(P<0.05),后表面形态的部分参数变化量与激光切削深度、术前等效球镜度和光学区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SMILE联合CXL术组的前后表面形态参数变化量与交联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SMILE联合CXL术应用于年龄偏小、度数较高、角膜偏薄或地形图显示形态欠规则的患者安全有效,且对角膜的后表面形态没有显著影响,对前表面形态有影响,其影响因素可能与激光切削深度、术前等效球镜度和光学区有关。
目的:探讨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囊袋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19-04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收治的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根据术中是否进行囊膜LECs清除分为两组,A组患者50例60眼术中对前后囊膜进行抛光,B组患者48例60眼术中未对囊膜抛光。术后使用眼前节OCT检测两组患者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ELP)变化量、人工晶状体(IOL)偏心量、前囊口缩小程度,应用裂隙灯观察PCO发生情况及程度。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3mo ELP变化量(0.16±0.06mm vs 0.55±0.07mm)、前囊口收缩变化量(0.18±0.16mm vs 0.92±0.13mm)及术后3mo IOL偏心量(0.02±0.005mm vs 0.69±0.23mm)均有差异(P<0.05)。术后3mo,A组患者PCO Ⅰ级4眼,Ⅱ级2眼,Ⅲ级1眼; B组患者PCO Ⅰ级16眼,Ⅱ级8眼,Ⅲ级4眼,Ⅳ级3眼,两组患者发生PCO程度差异明显(Z=-4.765,P<0.01)。
结论:囊膜LECs清除可减少前囊膜收缩程度,降低ELP改变量,增强囊袋-IOL复合体的稳定性,对减少术后PCO起得了良好的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在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疗效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9-01在我院住院的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90例109眼,所有患者均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6mo随访,根据最佳矫正视力评价手术疗效并进行分组:视力低下组(最佳矫正视力<0.3)和视力正常组(最佳矫正视力≥0.3)。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
结果:视力低下组22例27眼,视力正常组68例82眼。随访期间,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6眼,均为轻度混浊,激光治疗后改善,未见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单因素分析发现,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Emery分级、眼底病变分级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眼轴长度(OR=2.121)、角膜散光度(OR=1.698)、Emery分级(OR=1.901)和眼底病变分级(OR=1.964)是影响术后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Emery分级和眼底病变分级是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的独立因素,但是影响患者预后因素较多,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患者手术预后。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上皮细胞型和混合型葡萄膜黑色素瘤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关键基因。
方法:自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2138,从中筛选出上皮细胞型和混合型葡萄膜黑色素瘤之间的差异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行功能富集分析; 通过STRING及Cytoscape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并从中找出关键基因; cBioportal构建关键基因的协作基因网络; 应用GEPIA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到符合条件的差异基因241个。其中下调的基因116个和上调的125个。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于细胞粘附、药物反应、凋亡的调控以及内皮细胞的增殖等方面。共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生存分析显示这些关键基因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预后有关。
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基因和关键基因进行分析,有助于阐释上皮细胞型和混合型葡萄膜黑色素瘤不同生物学特征及其机制。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眼经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短期内黄斑区血管密度及血管形态的变化。
方法:收集2019-03/05我院门诊确诊为DME的患者45例52眼,所有患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wk均行OCTA黄斑区视网膜3mm×3mm范围模式扫描,获得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管密度、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管密度、微血管瘤个数及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及非圆度指数。
结果:SCP血管密度治疗前后无差异(t=1.635,P=0.10); 治疗后DCP血管密度(46.59%±4.91%)较治疗前(42.47%±4.16%)增加(t=1.014,P=0.02)。治疗后SCP微血管瘤个数(2.92±0.42个)较治疗前(3.21±0.31个)变化无差异(t=1.623,P=0.21); 治疗后DCP微血管瘤个数(6.10±0.67个)较治疗前(8.21±0.41个)减少(t=1.124,P=0.01)。治疗后FAZ面积较治疗前略扩大,FAZ周长略增加,且非圆度指数稍降低,但三者变化均无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ME患眼后短期内深层毛细血管丛血供增加,且微血管瘤数减少,而浅层毛细血管丛血供及微血管瘤数无明显改变; 同时,治疗后短期内FAZ形态(面积、周长及非圆度指数)尚无显著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双重激光(传统激光+微脉冲激光)联合单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IBRVO-ME)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7-11/2018-11符合纳入标准的IBRVO-ME患者共83例83眼随机分为双重激光+玻璃体腔单次注射康柏西普组(A组)42眼和传统激光+玻璃体腔单次注射康柏西普组(B组)41眼。观察两组患者基线值,治疗后1、3、6mo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等指标变化规律。
结果: 治疗后1mo与基线值比较:A组BCVA从0.88±0.11提升至0.43±0.19(P <0.01),CMT从595.00±61.12μm下降至379.8±76.08μm(P<0.01); B组BCVA从0.82±0.19提升至0.39±0.16(P<0.01),CMT从601.70±81.37μm下降至381.50±70.92μm(P<0.01); 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3mo与1mo比较:A组BCVA提升至0.13±0.07(P<0.01),CMT下降至282.80±31.93μm(P<0.01); B组BCVA保持在0.41±0.09(P=1.00),CMT保持在395.80±34.53μm(P=0.99); 两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1)。治疗后6mo与3mo比较:A组BCVA维持在0.28±0.12(P<0.01),CMT维持在335.60±33.98μm(P =0.02); B组BCVA反弹为0.77±0.15(P<0.01),CMT反弹为579.60±19.61μm(P<0.01),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1)。整个治疗过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双重激光(传统激光+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单次注射康柏西普对IBRVO-ME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能维持在3mo以上。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评价空气填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对2017-08/2018-12就诊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的患者30例3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眼术前、术后1wk,1mo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眼压、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
结果:术前,术后1wk,1mo BCVA分别为0.87±0.71、0.64±0.36、0.37±0.22,手术前后术眼BCVA有差异(F=3.74,P=0.047)。术前,术后1wk,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3.61±3.57、15.74±4.84、14.05±2.88mmHg,手术前后眼压无差异(F=4.13,P=0.051)。术后1wk视网膜复位率97%(29/30)。术后OCT监测1眼出现持续视网膜下积液,术后3mo积液吸收。
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提高视觉质量,同时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目的:分析单项血脂和血脂比值与翼状胬肉的关系。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6-01/2019-02在我院眼科和体检中心确诊的翼状胬肉患者500例(翼状胬肉组)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中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计算TG/HDL、TC/HDL、LDL/HDL的比值。
结果:翼状胬肉患者500例中,血脂异常者68.2%(341/500),翼状胬肉组血清TG、TC、LDL-C水平和TG/HDL、TC/HDL、LDL/HDL的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HDL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G(OR=4.132)、TC(OR=2.194)、TG/HDL(OR=2.184)、TC/HDL(OR=2.007)均是翼状胬肉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血脂代谢异常是翼状胬肉发病的影响因素,加强血脂管理对翼状胬肉患者的发病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1~6岁早产儿近视患者屈光参数的变化,探讨早产儿近视发生发展与屈光参数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6-01/2018-12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门诊随诊的1~6岁早产儿近视者158例316眼作为早产儿近视组,选取同期随诊的早产儿非近视者164例328眼作为早产儿非近视组。检测并分析两组受检者角膜曲率(CR)、前房深度(ACD)、玻璃体腔深度(VITR)、眼轴长度(AL)、晶状体厚度(LT)等屈光参数。
结果:1~3岁受检者中,早产儿近视组较早产儿非近视组CR陡(44.47±1.14D vs 43.38±1.22D),AL延长(21.89±0.71mm vs 21.24±0.56mm)(均P<0.05),而ACD、VITR及LT值无明显差异(均P>0.05); 4~6岁受检者中,早产儿近视组较早产儿非近视组AL延长(22.49±1.32mm vs 21.43±0.72mm,P<0.05),而CR、ACD、VITR及AT值无明显差异(均P>0.05)。1~3岁早产儿高度近视患者较低、中度近视患者CR陡、AL长,4~6岁早产儿高度近视患者较低、中度近视患者VITR深、AL长。
结论:屈光参数发育不匹配可能是早产儿近视发生的原因之一,其中眼轴长度变化起主要作用,而角膜曲率陡是低龄(≤3岁)早产儿近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年龄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
方法:选取2016-01/2018-01在我科住院行斜视矫正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72例,其中男95例,女77例,年龄3~32岁(平均11.4±1.5)岁。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均为基本型。根据手术年龄分为两组:≤9岁组(90例)和>9岁组(82例)。术前和术后1、7d,1、3mo,采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Titmus检查近立体视。
结果:≤9岁组患者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融合范围、远立体视、近立体视随术后时间的增长恢复效果优于>9岁组患者(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建议在9岁前手术治疗,尽早手术有利于术后双眼视功能更好地改善。
目的:探究角膜生物力学与角膜光密度的相关性。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03/06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拟行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entacam HR眼前节分析系统进行角膜光密度测量,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分为0~2mm、>2~6mm、>6~10mm直径范围3个区域,以角膜厚度分为前、中、后3层。选取Pentacam HR中角膜最薄点厚度值纳入研究。采用Corvis ST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测量,相关参数包括第一次压平的长度(AP1L)和速率(AP1V)、第2次压平的长度(AP2L)和速率(AP2V)、最大凹陷时顶点距离(PD)、曲率半径(HCR)和形变幅度(DA)。运用Pentacam & Corvis ST生物力学联合诊断平台软件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得出综合角膜生物力学参数(CBI)以及其它独立参数包括硬度参数(SP)、综合半径(IR)、Ambrosio相关厚度-水平方向(ARTh)、形变幅度比(DAR)。各区域光密度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角膜生物力学各项参数与各区域光密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
结果:不同直径范围、不同层面间光密度有差异(F=35.101,P<0.01; F=1002.897,P<0.01),CBI与独立生物力学参数中AP2L、AP2V、PD、DA、SP、IR、ARTh、DAR具有相关性(rs=-0.502,P<0.01; rs=-0.457,P=0.001; rs=0.428,P=0.002; rs=0.539,P<0.01; rs=-0.687,P<0.01; rs=0.716,P<0.01; rs=-0.728,P<0.01; rs=0.750,P<0.01)。CBI与角膜0~2mm范围内光密度呈正相关(r=0.343,P=0.015)。0~2mm范围内光密度与独立生物力学参数中AP2L、IR、ARTh、DAR有相关性(rs=-0.298,P=0.035; rs=0.368,P=0.009; rs=-0.419,P=0.002; rs=0.493,P<0.01)。
结论:角膜中央区域光密度与角膜生物力学具有显著的关联,临床中可以通过光密度和生物力学对角膜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分析软性接触镜(SCL)和rb-bFGF滴眼液在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促修复能力的情况。
方法:将我院2017-01-01/2019-04-30角膜深层异物患者72例72眼随机分为三组,除每例术后均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氧氟沙星眼膏预防感染治疗外,A组术后配戴SCL,简称戴镜组; B组术后局部使用rb-bFGF滴眼液,简称rb-bFGF组; C组为空白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3、5d的疼痛不适感,1wk后角膜缺损修复度,以及1mo后自觉视觉质量受影响的相关因素。
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比较,术后1、3、5d戴镜组疼痛感均明显低于rb-bFGF组和空白组; 术后3、5d时rb-bFGF组的疼痛感低于空白组。术后1wk,戴镜组和rb-bFGF组角膜修复度均较空白组高,但戴镜组和rb-bFGF组间角膜修复度无差异(P>0.05)。术后1mo,视觉质量是否受影响与异物位置相关,越靠近瞳孔区,影响越大(rs=0.635,P<0.001)。
结论:SCL可在早期有效缓解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疼痛感,rb-bFGF滴眼液和SCL均可加速角膜的修复生长,而视觉质量是否受影响与角膜深层异物位置有关。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PPV)后发生角膜上皮病变(CED)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7/2018-06于我院行PPV术的患者235例235眼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相关病史资料(如眼部病变、全身疾病),记录术中眼内填充物、手术时间、术后眼压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PV术后发生CED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PPV术后CED发生率为16.6%(39/235),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发生率为1.3%(3/23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合并干眼、糖尿病、术中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及手术时间是导致PPV术后发生CED的危险因素(OR=1.270、5.218、18.598、4.659、10.799、1.104,均P<0.05)。
结论:患者年龄、术前合并干眼、糖尿病、术中硅油填充、手术时间及术后高眼压是PPV术后发生CED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缝线效应对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准确性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03/2019-03拟在我院实施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角膜穿通伤缝合联合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57例57眼并进行分组,观察组于术前1wk拆除角膜缝线,对照组于术中拆除角膜缝线。比较观察组患者角膜缝线拆除前后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及理论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情况。
结果:角膜缝线拆除前后,观察组患者角膜曲率(43.15±1.32D vs 45.05±1.20D)、角膜散光(-5.23±2.52D vs -2.04±1.44D)及理论人工晶状体度数(22.24±2.36D vs 20.40±1.46D)均有差异(P<0.05),而前房深度、眼轴均无差异(P>0.05)。术后1d,1wk,1、3mo,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均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角膜缝线效应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和理论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及术后屈光状态影响显著。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测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规律。
方法:选取2017-01/12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患者80例160眼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12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OCT分析所有受检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
结果: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观察组患者鼻侧、颞上、鼻下、鼻上、颞下及全周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均降低,而颞侧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升高(P<0.05),且观察组中屈光度-10.00~-11.00D的患者鼻侧、颞上、鼻下、鼻上、颞下及全周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屈光度≥-12.00D的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屈光度的绝对值与鼻侧、颞上、鼻下、颞下及全周平均厚度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呈负相关,与颞侧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正相关。
结论: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患者除颞侧外各象限视神经纤维层变薄。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后黄斑区视网膜结构的变化。
方法:选取2018-05/10本院收治的wARMD患者21例23眼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连续3mo、每月1次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末次注射后随访6mo,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压的变化,并采用OCT检查观察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黄斑中心凹旁视网膜厚度(PMT)和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面积。
结果:治疗后6mo,本组患者治疗有效21眼(91%),稳定2眼(9%)。治疗后1、3、6mo,本组患者BCVA较治疗前明显改善,CFT、PMT和CNV面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而眼压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期间仅2眼(9%)出现短暂视物模糊、1眼(4%)眼压升高(>21mmHg)、1眼(4%)球结膜下出血,均于末次注射康柏西普后7d内恢复。
结论:康柏西普治疗wARMD能显著改善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结构,治疗效果佳,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4-10/2018-11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诊断为缺血型RVO-ME的患者39例39眼,其中CRVO患者14例14眼,BRVO患者25例25眼。所有患者均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
结果:治疗后1、2、3、6mo,本组患者BCVA(0.67±0.49、0.56±0.41、0.62±0.52、0.47±0.40)均较治疗前(0.99±0.57)显著改善(P<0.05),CMT(299.5±188.1、254.8±127.6、294.1±174.9、228.8±64.45μm)均较治疗前(608.4±214.7μm)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6mo BCVA与治疗前基线BCVA呈正相关(r=0.78,P<0.05),而与治疗前CMT无明显相关性(r=0.25,P=0.13)。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RVO-ME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视力,降低CMT。
目的: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PCV)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8-12/2019-05我院50例PCV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预行白内障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与新生血管因子水平,并对其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两组患者吸烟史与高血压有差异(P<0.05); 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血清中IL-8、MCP-1、VEGF、PEDF水平升高、吸烟史与高血压是PCV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PCV患者血清中IL-8、MCP-1、VEGF和PEDF水平均异常升高,其发生与吸烟史和高血压关系密切。
目的:探究葛根素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对眼底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04/2017-03在我院就诊的眼底出血患者66例100眼,使用完全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3例50眼。A组给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B组使用葛根素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两组均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浆黏度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患者眼底出血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清Hcy、TC和TG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Hcy、TC和TG均低于治疗前(P<0.001); 与A组比较,B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Hcy、TC和TG均降低(P<0.05)。B组患者较A组治疗总有效率增高(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变化、胃肠道反应、精神兴奋和腹胀,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生率无差异(P>0.05)。
结论:葛根素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眼底出血患者疗效显著,与改善患者血浆黏度、降低血清Hcy、TC和TG有关。
目的:探讨双泪小管式人工泪管置入术治疗化疗后继发泪道阻塞的手术时机与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7/2018-04因化疗继发泪道阻塞行双泪小管式人工泪管置入术患者50例100眼,按手术日距首次化疗开始日时间分为3组,第1组≤180d(24眼),第2组>180~<360d(36眼),第3组≥360d(40眼)。术后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2mo,记录术后疗效。
结果:术后12mo判定疗效,第1组、第2组、第3组患者手术有效率分别为83.3%、61.1%和30.0%,随着手术干预时间的推迟,手术有效率明显降低(χ2=18.322,P<0.01)。
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替吉奥(S-1)或多烯紫杉醇药物化疗后所继发的泪道阻塞,早期诊断和手术干预,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明确意义。
目的:在一项基于学校筛查的研究中确定南充市小学生集合不足的现状及其与年龄、性别和近视的关系。
方法:采用横断面筛查研究。筛查时间为 2019-04-01/06-30,选择南充市城区三所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作为筛查对象。在选择筛查样本并参与研究后,均进行相关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眼底检查,测量视力、屈光度、远近距离隐斜视采用遮盖试验、集合近点、近距离正负融像性聚散功能测量,对每位参与者进行了集合不足症状调查问卷(CISS-15),评分≥21分被认为是阳性症状。
结果:在选取的4 123名学生中2 876名参加了研究,最后利用2 571名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参与者的年龄7~13(平均9.33±0.02)岁。集合不足总患病率为12.4%,不同年级患病率性别间无差异(χ2=0.479,P=0.489)。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中集合不足的患病率分别为12.4%、11.3%、13.5%,各年级之间集合不足患病率无差异(χ2=1.97,P=0.374)。三、四、五年级学生中近视患病率分别为15.1%、24.0%和34.5%,各年级之间近视患病率有差异(χ2=86.47,P<0.01)。641例近视学生中集合不足者240例,患病率为37.4%,而正视及远视学生中集合不足者80例,患病率为4.15%(χ2=489.54,P<0.01)。
结论:南充市城区小学生集合不足的总体患病率为12.4%,高于以往大多数研究。近视人群中集合不足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近视人群。不同年级之间、不同性别之间集合不足的患病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目的:探讨成人显微眼外肌术后角膜曲率及屈光的变化。
方法:选择2016-12/2017-05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行显微眼外肌术患者62例85眼,年龄18~43岁,按手术方式分为水平直肌组:Ⅰ组(单纯后徙组)32眼、Ⅱ组(单眼一条直肌后徙联合其拮抗肌截除组)34眼; 斜肌组:Ⅲ组(单眼下斜肌断腱组)10眼、Ⅳ组(下斜肌转位组)9眼。分别于术前与术后1d,1wk,1、3、6mo行主观验光获得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采集角膜前表面(0~3、5、7mm)曲率值,比较各组内不同时间点患者屈光状态及角膜形态动态变化。
结果:水平直肌术后短期可导致水平角膜曲率改变,此仅限于角膜中央5mm区内,基本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斜肌术后对角膜曲率无明显影响。水平直肌术后早期散光值增加,并出现近视移位,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斜肌术后球镜度、散光值无明显变化。
结论:成人眼外肌手术后短期会出现角膜曲率及屈光变化。
目的:观察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对角膜后表面曲率、后表面高度和前房参数等眼前节结构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接受SB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49例97眼,采用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前和术后1wk,1、3a的角膜后表面平均曲率、中央角膜后表面高度(PCE)、前房容积(ACV)、中央和周边前房深度(ACD)。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各参数的差异。
结果:SBK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平均曲率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1wk,1、3a的中央PCE、ACV和中央ACD较术前均有所减小(P<0.01)。除术后3a上方周边ACD外,术后各时间点其余各方位周边ACD较术前均有所减小(P<0.05)。
结论:SB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保持稳定,中央PCE轻度后移,而前房整体变浅。
目的:对FS-LASIK术矫正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早期前房深度、前后表面曲率及散光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与较低散光组对比。
方法:选取2016-01/2019-05在我院行飞秒制瓣LASIK手术治疗复合性近视散光且3mo内有完整随访记录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设计的散光大小分为两组:A组71例106眼,散光-2.00~-5.00D,等效球镜-6.15±1.74D; B组63例106眼,散光-0.25~-1.00D,等效球镜-6.67±1.04D; 常规围手术期检查。所有病例按照飞秒制瓣LASIK术式常规操作流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术后前房深度、前后表面曲率及散光。
结果:术前和术后1wk,1、3mo两组后表面曲率、散光及前房深度变化无差异(P>0.05)。术后1wk,1、3mo两组前表面曲率无差异(P>0.05)。A组前表面散光术后1wk与1、3mo均有差异(P<0.05),1mo与3mo无差异(P>0.05)。B组前表面散光术后1wk~3mo无差异(P>0.05)。
结论:近视合并高度散光行FS-LAISK术后后表面曲率、散光及前房深度无明显变化,前表面曲率在术后1wk~3mo较稳定,但前表面散光数值在术后1wk~3mo时略呈现增加趋势,在术后1~3mo较稳定。
目的:探讨主觉验光中红绿平衡试验的必要性。
方法:对60例来我院首次验光的近视患者进行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正负相对调节检查,12岁以下患者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睫状肌麻痹后使用综合验光仪验光,12岁及以上患者行电脑验光再用综合验光仪验光。每个患者先进行不使用红绿平衡试验的主觉验光,再进行有红绿平衡试验的主觉验光,比较其两种主觉验光的结果。
结果:散瞳验光患者、小瞳验光患者使用红绿平衡试验与不使用红绿平衡试验的结果均无差异(P=0.686、0.655)。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不使用红绿平衡试验的主觉验光与使用红绿平衡试验的主觉验光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使用红绿平衡试验的主觉验光与不使用红绿平衡试验的主觉验光结果不受年龄、隐斜、调节滞后量、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影响(均P>0.05)。
结论:红绿平衡试验不会影响验光结果。
目的:观察YAMANE式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的术后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
方法:病例随访观察。选取2017-12/2018-09于华西医院眼科行YAMANE式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患者5例,定期随访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LogMAR)、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等效球镜度数、眼压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等。
结果:患者3例术后矫正视力达0.0,术后等效球镜度数与目标屈光度相差为0.11~0.62D。术后3mo,1例患者裸眼视力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2,另1例患者术前存在角膜白斑及黄斑前膜牵拉水肿,矫正视力达到了术前验光最佳矫正效果。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人工晶状体袢凸缘及袢均保持在巩膜层间良好的位置,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未见明显偏心及倾斜。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低眼压及其它并发症。
结论:YAMANE式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切口小,无需制作巩膜瓣,不使用缝线及生物胶,手术时间短,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且固定良好。此手术方式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曲线,掌握术中关键点操作,可以为患者带来快速、良好、稳定的术后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个性化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2016-01/2018-10在我院眼科中心接受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9例19眼的临床资料, 观察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
结果: 选取的患者中7眼经药物治疗后眼压下降、前房恢复,3眼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后囊膜切开+玻璃体前界膜切开,5眼行白内障超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囊膜切开术, 2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囊膜切开,1眼行玻璃切除术,1眼在术中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予以玻璃腔水囊穿刺抽液后完成小梁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术后患眼均眼压下降,前房恢复,部分患者视力提高。眼压由治疗前31.25±5.19mmHg 降至治疗后 14.43±3.46mmHg(P<0.05),前房轴深由治疗前0.69±0.57mm恢复至治疗后2.64±0.47mm(P<0.0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71±0.25,术后为0.34±0.19(P<0.05)。除1眼出现低眼压、脉络膜脱离外,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
结论:恶性青光眼发生后需充分评估患者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下过氟化碳液体(PFCL)残留及处理。
方法:对6例PFCL视网膜下残留病例行手术取出,术后观察最佳矫正视力、OCTA下视网膜脉络膜血流情况。
结果:所有观察病例中直径大于1/5PD及距黄斑中心凹2PD范围内的视网膜下PFCL均完全取出,黄斑复位良好,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2例在术前、术后行PFCL相应部位OCTA扫描,结果显示PFCL处视网膜浅层血流变化较小,视网膜深层血流消失,脉络膜血流信号根据视网膜下PFCL残留量多少而表现不同。
结论:视网膜下较大的PFCL残留可以通过手术取出,黄斑外小的PFCL可长期观察; OCTA有助于观测视网膜下残留PFCL的大小和形态,分析病变区视网膜、脉络膜的部分结构和功能信息。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脉络膜裂伤中的诊断价值,并总结其OCTA影像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为脉络膜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例25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频域OCT和OCTA检查。
结果:所有患者眼底检查可见病灶多位于黄斑区或视盘颞侧,呈弧形黄白色条纹,周围可伴有视网膜脉络膜水肿和视网膜下出血。FFA早期可见裂伤呈弧形透见荧光,晚期荧光着染; 当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时,活动性CNV呈高荧光渗漏。频域OCT可见RPE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反射断裂,临近处的组织反射增强,视网膜下可见小团状高反射隆起。OCTA可见脉络膜裂伤的肉芽组织在外层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图中表现为具有“条纹形态”的弧形高反射; 在断层B扫描(B-scan)中表现为“团状”的向内隆起或向外凹陷,内部具有血流信号。当继发CNV时,在外层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血流图中可见明确的血管形态,多呈团状,从形态上与脉络膜裂伤的肉芽组织不相同。
结论:脉络膜裂伤的修复性肉芽组织与继发性CNV病灶在OCTA中虽然同样呈“团状隆起”并具有血流信号,但两者的形态和组织成分均有明显差异。通过OCTA分层显示以及对病灶细节形态上的观察,可以提高脉络膜裂伤继发CNV的诊断率。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