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16卷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人角膜后弹力层厚度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王玮 徐玲娟 罗班 张宪 李贵刚
    2016, 16(9):1599-160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01
    [摘要](1334) [HTML](0) [PDF 1.39 M](1156)
    摘要:
    目的:测量中国人的角膜后弹力层厚度并分析其与年龄的关系。

    方法:收集27例角膜标本,年龄范围从0.2岁到78岁,所有标本经HE染色后行组织切片并通过400倍光学显微镜行显微照相,于每张相片中选取四个测量点并人工标记后弹力层的边界,通过软件Motic Images Plus 2.0自动计算其厚度并取平均值。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角膜后弹力层厚度与年龄的关系。

    结果:所有标本的角膜后弹力层厚度为1.78μm到9.30μm,平均4.63±2.00μm。角膜后弹力层厚度与年龄具有高正相关性(r=0.776, P=0.000),线性回归方程可描述为:角膜后弹力层厚度(μm)=2.010+0.063年龄(岁)。

    结论:中国人的角膜后弹力层厚度与年龄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2  通过检测人工晶状体轴位评价AcrySof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
    许薇薇 王均清 陶冶 李朝辉
    2016, 16(9):1603-160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02
    [摘要](1220) [HTML](0) [PDF 1.31 M](1266)
    摘要:
    目的:通过一种高精度方法评价AcrySof散光型人工晶体的旋转稳定性。

    方法:收录9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伴中、高度散光患者(104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AcrySof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在规定的复查时间接受必要的检查。通过KR-1W视觉质量分析仪检测AcrySof散光型人工晶体的稳定性。观察指标包括裸眼远视力(UDVA)、最佳矫正远视力(CDVA)以及显然验光结果。通过配对T检验及ANOVA检验分析结果。

    结果:研究共纳入104眼,从术前检查至最后一次术后复查持续24个月。7次复查时间点观察到AcrySof散光型人工晶体的位置没有显著变化,P=0.863; 所有患者的裸眼远视力(logMAR,4.39±0.27至4.77±0.22; P<0.001)、最佳矫正远视力(logMAR, 4.54±0.25至4.93±0.14; P<0.001)以及显然验光\〖度(D), -1.27±0.98至-0.97±0.71, P=0.003\〗均有显著改善。术后调制传递函数(MTF)较术前提高。

    结论:研究显示AcrySof散光型人工晶体具有很好的旋转稳定性。该种人工晶体可以减少显然验光的柱镜度数、提高视力并改善视力相关的生活质量。

    3  印度西部近视儿童视网膜变性的病变程度及其决定性因素
    Khandekar Rajiv Kulkarni Sucheta Save Prajacta Dole Kuldeep Deshpande Madan Taras Sudhir
    2016, 16(9):1609-161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03
    [摘要](1337) [HTML](0) [PDF 583.60 K](1113)
    摘要:
    目的:研究≥3.00D近视儿童视网膜变性的的发病率,类型和决定因素。

    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010/2011年期间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一所眼科医院就诊的患者。询问并记录高度近视儿童家属成员的近视史,并统计人口信息。由验光师评估每位患者的视力和屈光状态。由眼科医生对患儿进行眼科检查,评估中央和周边视网膜变化。计算出中央及周边视网膜变性的百分比。评估视网膜改变与家族近视史性别、年龄、宗教以及近视程度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共纳入≥3.00D近视儿童499位(847眼)。检查发现150眼(17.7%,95%可信区间15.4~20.4)玻璃体视网膜退化性改变。黄斑变性、后巩膜葡萄肿及格子样变性比例分别为2.0%、4.6%和18%。眼轴大于24 mm是大于5.00D近视发生玻璃体视网膜退化性改变的显著危险因素(OR=3.88)。视觉辅助的依从性为58.4%。499位患儿中8.8%视力低于6/60,他们可借助于低视力保健。

    结论:近1/5近视患者存在玻璃体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玻璃体视网膜变性较少有严重后果。建议应定期对近视眼进行详细的视网膜检查。

    4  泪道探通术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儿童泪道阻塞
    路振莉 袁晔 于立波 韩月献 蒋华
    2016, 16(9):1615-161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04
    [摘要](1706) [HTML](0) [PDF 398.00 K](1066)
    摘要:
    目的:评估门诊泪道探通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入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CNLDO)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设计。对2008-10/2012-04济南军区总医院眼科泪道门诊接诊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者,在接受泪道探通的同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入,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根据病史,59例儿童(男38例,女21例)中,5例(8.47%)双眼受累,其中1眼于12月龄时自愈,共64眼纳入研究。接受治疗时的年龄为16.9(3~96)mo。1女性患儿因双侧骨性鼻泪管发育不全,未完成探通,除1眼需二次探通外,其余所有患者均一次探通后缓解。接受治疗时的年龄、眼别、慢性炎症不影响最终疗效,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作为首次治疗或单纯泪道探通失败后的替代疗法,泪道探通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注入治疗儿童鼻泪管阻塞十分安全有效。

    5  高度近视患者血清中MMP-2和TIMP-2的含量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
    王晓娜 吴志鸿 张小丽 张翠
    2016, 16(9):1619-162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05
    [摘要](1443) [HTML](0) [PDF 464.47 K](1076)
    摘要:
    目的:检测高度近视患者血清中MMP-2和TIMP-2的含量并探究它们与眼轴长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5-05/2015-12在武警总医院就诊的13例高度近视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1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眼轴患者为对照组。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MMP-2及TIMP-2含量,并比较两检测指标与眼轴长度值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高度近视组血清中MMP-2和TIMP-2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1=0.027和P2=0.048)。MMP-2含量在高度近视组为10.21(9.26~11.49)pg/mL,而在对照组为11.56(11.03~15.14 )pg/mL; TIMP-2含量在高度近视组为79.69(72.86~93.89)pg/mL,而在对照组中为93.16(87.54~100.97)pg/mL。TIMP2/MMP2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血清中MMP-2及TIMP-2含量均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1=-0.512,P1=0.007; r2=-0.604,P2=0.001); TIMP2/MMP2与眼轴长度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85,P=0.052)。

    结论:血清中MMP-2及TIMP-2的含量随眼轴的增加而降低,且均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

    6  横向定量牵拉法制作大鼠视神经精确损伤模型
    谷新怡 周剑 赵朋波 刘爱伟 尚姗姗 闫晓玲 吴鲁华 夏燕婷
    2016, 16(9):1625-162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06
    [摘要](1651) [HTML](0) [PDF 1.55 M](1095)
    摘要:
    目的:采用横向定量牵拉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并利用荧光金逆行标记评价视神经牵拉伤后视网膜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存活率。

    方法:将2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和视神经牵拉伤后1、3、7、14d组。模型组用横向张力计牵拉左眼视神经,假手术组仅暴露左眼视神经但不予牵拉,各组以右眼为正常对照。用荧光金逆行标记,并观察假手术组及视神经牵拉伤后1、3、7、14d组RGCs的密度。

    结果:正常对照组RGCs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细胞外无明显荧光染料渗漏,部分可见明显细胞突起; 而视神经牵拉伤后RGCs随时间延长而不断减少,细胞分布不均匀,并可见大量荧光渗漏及小胶质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RGCs形态和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 视神经牵拉伤后第1、3、7、14d的RGCs数量进行性减少,且其密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视神经牵拉伤后第1、3、7、14d的RGCs存活率分别为78.94%±0.92%、60.07%±0.90%、38.92%±1.42%和17.31%±0.97%。

    结论:横向定量牵拉法可以建立易于量化的视神经损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视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方法提供有力工具。

    7  丹酚酸B对糖尿病大鼠角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吴升辉 王燕凤 张晓琴 黄真真 林毅 黄焱 郑卫东
    2016, 16(9):1629-163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07
    [摘要](1432) [HTML](0) [PDF 563.86 K](1162)
    摘要:
    目的:探究丹酚酸B抗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角膜的保护作用。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 其余20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血糖>16.7mmol/L)后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对照组、0.01%丹酚酸B凝胶治疗组、0.05%丹酚酸B凝胶治疗组、0.1%丹酚酸B凝胶治疗组,丹酚酸B治疗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每天分别给予自制相应浓度的丹酚酸B凝胶及空白凝胶点眼,每次1滴,每日3次; 检测大鼠的血糖和体质量,观察角膜知觉和透明度,每周1次; 造模成功后的第12wk取材,观察角膜组织结构改变,以及大鼠眼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情况。

    结果:所有大鼠血糖处在高水平(>16.7mmol/L),体质量早期上升后期有明显下降。在糖尿病对照组,角膜的知觉和透明度降低,各丹酚酸B凝胶治疗组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较,角膜知觉明显改善,各丹酚酸B治疗组角膜保持透明度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角膜组织中的MDA含量明显减少,角膜组织中SOD的活性明显增加(P<0.05)。

    结论:丹酚酸B可以减缓糖尿病大鼠角膜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丹酚酸B能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8  不同方法治疗全视网膜光凝后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史勇洪 贾岩龙
    2016, 16(9):1632-163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08
    [摘要](1423) [HTML](0) [PDF 473.90 K](1123)
    摘要: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与口服羟苯磺酸钙在治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引起的黄斑水肿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

    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2012-01/2015-01在我院眼科治疗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72例72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黄斑区水肿,或原有黄斑水肿加重。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行玻璃体腔注射TA(0.025mL,1mg),简称注射组36眼; 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简称口服组36眼。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治疗后1、3、6mo BCVA、CMT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眼压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口服组治疗后1、3、6mo BCVA、CMT均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眼压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3、6mo,注射组的BCVA、CMT均明显优于同时间段口服组的BCVA、C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两组治疗后同时间段的眼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见严重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1mg的TA在改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BCVA、CMT方面明显优于口服羟苯磺酸钙,两种药物治疗后均未引发明显的副作用及严重并发症,治疗安全性较好。

    9  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光凝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刘青 艾明
    2016, 16(9):1637-164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09
    [摘要](1644) [HTML](0) [PDF 449.07 K](1028)
    摘要: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ranibizumab,IVR)、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及两者联合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眼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将临床确诊为PDR并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142例169眼纳入研究。A组:PPV术前行IVR患者35例41眼,B组:PPV术前行PRP患者34例39眼,C组:PPV术前行IVR和PRP患者32例38眼,D组:PPV术前未行IVR及PRP患者41例51眼。比较4组患眼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使用电凝情况、医源性裂孔、眼内硅油填充及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四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0.03±8.91、71.13±8.89、68.60±6.73、103.23±17.44min,A、B、C组平均手术时间均明显比D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中发生医源性裂孔的眼数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31,P>0.05)。四组术中使用电凝的眼数分别为8、11、7、38眼,A、B、C组术中使用电凝的眼数明显比D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AD=27.499、χ2BD=19.105、χ2 CD=27.405,均P<0.0167); A、B、C组术中使用电凝的眼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05,P>0.05)。四组术中硅油填充的眼数分别为6、7、5、28眼,A、B、C组术中硅油填充的眼数明显比D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AD=15.818、χ2BD=12.698、χ2CD=18.014,均P<0.0167); A、B、C组术中硅油填充的眼数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05)。四组术中出现持续或严重出血的眼数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9,P>0.05)。PPV术后1mo,四组平均BCVA分别为0.274±0.151、0.175±0.079、0.277±0.137、0.177±0.059,A、B、C组平均BCVA均比D组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wk,四组玻璃体再次出血的眼数分别为5、5、4、20眼,A、B、C组术后玻璃体再次出血的眼数均比D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AD=8.385、χ2BD=7.675、χ2 CD=9.100,均P<0.0167); 术后1、3mo四组术中玻璃体再次出血眼数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mo=2.933、χ23mo=2.249, P>0.05)。

    结论:PDR患眼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前行IVR、PRP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电凝止血、眼内填充物的使用率,有效提高患眼视力。

    10  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的效果观察
    王奇峰 张娟 李洁 张青松
    2016, 16(9):1641-164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10
    [摘要](1408) [HTML](0) [PDF 406.27 K](1053)
    摘要: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近视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方法: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将近视患者420例817眼分为观察组(225例431眼)与对照组(195例386眼),观察组采用SMILE术矫正,对照组采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矫正,现对比分析两组患眼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术后1wk,1、3mo,两组患眼裸眼视力等于或优于最佳矫正视力的百分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wk,1、3mo,两组患眼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mo,两组患眼泪膜破裂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mo,观察组患眼泪膜破裂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1、3mo,两组患眼SchirmerⅠ试验滤纸条湿润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眼术源性角膜前表面三叶草差、彗差、球差、总高阶像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MILE术与SBK术矫正近视的疗效相当,但是前者术后早期有着较好的泪膜稳定性。

    11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圆锥角膜的影响
    贾洪真 彭秀军
    2016, 16(9):1644-164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11
    [摘要](1239) [HTML](0) [PDF 425.67 K](1138)
    摘要:

    圆锥角膜以进行性角膜前突和变薄,导致不规则散光和视功能损害为特征。大量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在圆锥角膜基质降解和变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紫外光A/核黄素角膜交联术(corneal crosslinking, CXL)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唯一能够延缓甚至阻止圆锥角膜病情进展的保守治疗方法。CXL对角膜生物力学和结构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对MMPs的影响研究较少。研究表明,CXL后患者泪液中的MMPs出现变化,而对基质中MMPs的影响尚无报道。进一步研究CXL后MMPs的变化有助于理解CXL后圆锥角膜的病理生理进程,以及CXL稳定圆锥角膜病情的作用机制。

    12  白内障术后视觉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郭宇燕 查旭 张远平 赵学英 马林昆
    2016, 16(9):1648-165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12
    [摘要](1487) [HTML](0) [PDF 446.27 K](1356)
    摘要: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患者术后视觉满意度成为眼科医生关注的重点。白内障手术作为一种复明手术,势必会受到生物、社会及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将对其影响因素作详尽的阐述以便用于指导临床,提高术后视觉满意度。

    13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方法进展
    傅顺杰 朱煌
    2016, 16(9):1651-165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13
    [摘要](2040) [HTML](0) [PDF 464.64 K](1737)
    摘要:

    青光眼及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导致眼盲的两大病因。在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发病几率较高,而晶状体因素引起的瞳孔阻滞在青光眼中起着重要的因素。摘除晶状体可同时解除瞳孔阻滞。随着医学的进展,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已经有许多的方法。本文就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治疗方法的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其治疗及手术方式提供更多的参考及选择。

    14  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新进展
    杨瑞芳 杜红艳
    2016, 16(9):1655-166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14
    [摘要](1216) [HTML](0) [PDF 526.42 K](1482)
    摘要: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后第二个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黄斑水肿和视网膜缺血是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药物、激光和手术方面阐述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近况,并提出了视网膜静脉阻塞未来治疗的展望。

    15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屈光不正中的应用
    陈茜 陶利娟
    2016, 16(9):1661-166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15
    [摘要](1302) [HTML](0) [PDF 421.05 K](1090)
    摘要:

    从1990年代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的应用使更多的眼病得到了及早的诊断、治疗,它使视网膜、脉络膜不仅可视化,而且可量化,具有无创、无痛、高分辨率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屈光不正的发病率增高,呈现出低龄化,它发病早、发生快、进展快,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并将OCT运用在屈光不正研究中,也得出大量的结果,可以早期发现视网膜、脉络膜厚度的微小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日后更深入地研究屈光不正的光学机制奠定基础。本文将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屈光不正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16  IgG4相关性眼病研究进展
    房旭 张丽琼 周媛 刘子睿
    2016, 16(9):1665-166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16
    [摘要](2363) [HTML](0) [PDF 393.08 K](1120)
    摘要:

    IgG4相关性眼病是一种与IgG4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是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及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泪腺、眼外肌、眶下神经等眼部附属器为特征,而且经常是全身系统性病变的首发症状。糖皮质激素对该病治疗有效。本文就近年来IgG4相关性眼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17  硅油并发性白内障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的表达差异
    吕海燕 汤咏梅 韩艳玲 张郧芳 成拾明
    2016, 16(9):1668-167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17
    [摘要](1236) [HTML](0) [PDF 389.02 K](1074)
    摘要:
    目的:分析硅油并发性白内障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的表达差异。

    方法:将我院2014-03/2016-03收治的硅油并发性白内障患者50例50眼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收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0例50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已如实掌握此次研究方案具体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的表达进行测定和比较。

    结果:研究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92%、Bax蛋白表达阳性率100%、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100%,而同期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80%、Bax蛋白表达阳性率84%、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硅油并发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的表达显著高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提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部分凋亡因子全程参与硅油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过程。

    18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表微环境的变化
    谢小东 宋艳 丁琳
    2016, 16(9):1671-167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18
    [摘要](1159) [HTML](0) [PDF 477.48 K](1093)
    摘要: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表微环境的变化。

    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2型糖尿病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30例40眼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无糖尿病维吾尔族患者38例45眼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7、30、90、180d,观察患者干眼症状、角膜上皮荧光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干眼症状评分的比较,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80d与术前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FL、BUT 和SⅠt在不同的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术后1、7、30d,两组与术前相比较,FL增加、BUT缩短、SⅠt分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两组与术前相比较,试验组FL增加、BUT缩短、SⅠt分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FL、BUT、SⅠt分泌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0d,两组与术前相比较,FL、BUT、SⅠt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泪膜功能较差,易患干眼。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短期泪膜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后期有逐步恢复趋势,但较其它地区恢复时间较长,可能与新疆地区风沙大等多种因素有关,是否与种族有一定的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应该积极采取各种预防及治疗措施。

    19  人工晶状体材质和后表面形态对囊袋弯曲速度的影响
    马宁 钱丽敏
    2016, 16(9):1675-167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19
    [摘要](1396) [HTML](0) [PDF 1.49 M](1128)
    摘要:
    目的:客观评价晶状体材质、后表面形态对囊袋弯曲速度的影响。

    方法:非随机化临床试验。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三组, A1-UV组15例15眼,AO组15例15眼,IQ组15例15眼。分别在术后1d,1、2、4wk,通过裂隙灯观察术眼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囊袋与人工晶状体边缘贴合程度。

    结果:术后1d囊袋弯曲系数,A1-UV组为3.34±0.22,AO组为3.00±0.19,IQ组为3.45±0.42,三组的囊袋弯曲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5, P<0.05)。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1-UV组和A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P<0.05),A1-UV组和IQ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 P>0.05),AO组和IQ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 P<0.05)。术后1wk囊袋弯曲系数,A1-UV组为4.01±0.04,AO组为3.08±0.26,IQ组为3.50±0.44,三组的囊袋弯曲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7, P<0.05)。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1-UV组和A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4,P<0.05),A1-UV组和IQ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P<0.05),AO组和IQ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术后2wk囊袋弯曲系数,A1-UV组为4.04±0.08,AO组为3.15±0.32,IQ组为3.53±0.47,三组的囊袋弯曲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9,P<0.05)。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1-UV组和A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9,P<0.05),A1-UV组和IQ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 P<0.05),AO组和IQ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P >0.05)。术后4wk囊袋弯曲系数,A1-UV组为4.04±0.08,AO组为3.16±0.36,IQ组为3.65±0.46,三组的囊袋弯曲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4,P<0.05)。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1-UV组和A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5,P<0.05),A1-UV组和IQ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P<0.05),AO组和IQ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2,P>0.05)。

    结论:囊袋弯曲速度受晶状体材质、后表面形态的共同影响。术后1d,影响囊袋弯曲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晶状体的材质,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可以加快囊袋弯曲速度。术后1~4wk,材质因素的影响减弱,影响囊袋弯曲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晶状体的机械结构。具有高后凸形态的人工晶状体能够快速形成囊袋弯曲,加快囊袋与人工晶状体的黏附,减少晶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迁移、增殖的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成本-效果分析
    李婵 薛雨顺 任伟
    2016, 16(9):1679-168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20
    [摘要](1342) [HTML](0) [PDF 411.21 K](1157)
    摘要: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与非临床路径患者在住院成本、手术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并行成本-效果分析。

    方法:收集2014-09-01/2015-09-01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或老年性白内障(ICD 10:H25.901)、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D 10:13.4102+13.701)的患者649例。其中,临床路径组为108例,非临床路径组为541例。用住院费用和误工费之和来衡量住院成本,用术后视力改变量来衡量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结果:临床路径组在床位费、诊查费、护理费、检查费、化验费、住院总费用等方面所需要的费用明显少于非路径组; 临床路径组的人均误工费明显少于非临床路径组; 临床路径组与非路径组之间的术后视力改变量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临床路径组的成本-效果比要低于非临床路径组,说明临床路径组的方案较优。

    结论:临床路径的方案较优,在降低医疗费用的基础上并不会影响白内障手术术后的疗效; 临床路径通过控制平均住院日而降低了有关费用支出; 临床路径通过规范诊疗行为而降低了有关费用支出。

    21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
    廖辉 伍继光
    2016, 16(9):1683-168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21
    [摘要](1248) [HTML](0) [PDF 427.88 K](1060)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03/2015-05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4例152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71眼,试验组52例81眼。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术后3、7、30d的眼压,术中前房出血、穿透结膜瓣,术后浅前房发生、虹膜炎症、前房积血、滤道阻塞、角膜水肿以及脉络膜脱离多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术后平均视力为1.4±0.4,视力提高者42例64眼(79.0%),对照组平均视力0.8±0.3,视力提高者31例47眼(6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术后3、7、30d眼压分别为27.3±4.7、20.7±3.8、16.2±4.4mmHg,对照组术后3、7、30d眼压分别为32.6±3.9、26.5±5.1、20.8±4.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术中前房出血21眼(25.9%)、术中穿透结膜瓣5眼(6.2%),对照组患者术中前房出血37眼(52.1%)、术中穿透结膜瓣16眼(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术后Ⅰ级浅前房14眼(17.3%)、Ⅱ级浅前房11眼(13.6%)、Ⅲ级浅前房2眼(2.5%),对照组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分别为34眼(47.9%)、18眼(25.4%)、19眼(2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术后虹膜炎症9眼(11.1%)、前房积血10眼(12.3%)、滤道阻塞6眼(7.4%)、角膜水肿8眼(9.9%)、脉络膜脱离2眼(2.5%),对照组术后虹膜炎症21眼(29.6%)、前房积血20眼(28.2%)、滤道阻塞15眼(21.1%)、角膜水肿18眼(25.4%)、脉络膜脱离9眼(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对于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  OCT-GPA技术在监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进展中的作用
    关新辉 李丽 梁勇
    2016, 16(9):1687-169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22
    [摘要](1463) [HTML](0) [PDF 1.26 M](1083)
    摘要:
    目的: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的青光眼进展引导分析(guided progression analysis,GPA)技术在判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进展中的作用。

    方法:随访36例45眼POAG患者2a,行视盘OCT、眼底照相及视野检查,至少有4次可信的OCT检查结果。根据视野结果将受试者划分为早期和中晚期。根据基线眼底照相判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情况(弥漫RNFL缺损、局限缺损、无缺损及无法判断缺损者)。由两位青光眼专家根据眼底照相及视野结果将其分为进展型及非进展型。分析OCT-GPA技术同视野、眼底照相判断的一致性,计算灵敏度及特异度。

    结果:眼底照相或视野判断为POAG进展者18眼(40%),OCT-GPA判断POAG进展者15眼(33%)。以眼底照相及视野判断为标准,OCT-GPA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38.9%和70.4%。OCT-GPA同眼底照相及视野判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差(к=0.211、-0.036)。以眼底照相为标准,仅眼底照相判断进展者6眼,2眼为新的盘周出血,4眼为盘沿变窄; 仅OCT-GPA判断为进展者9眼,8眼为早期,其中5眼基线眼底照相提示弥漫性RNFL缺损,2眼无明显RNFL缺损。以视野为判断标准,仅视野判断进展者7眼,5眼为中晚期; 仅OCT-GPA判断进展者12眼,10眼为早期。

    结论:OCT-GPA在判断早期POAG进展及弥漫性RNFL缺损上有一定优势,但最好联合视野及眼底照相检查共同判断。

    23  两种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周慧兰 翁伟君 戴丹 王丁丁
    2016, 16(9):1692-169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23
    [摘要](1511) [HTML](0) [PDF 399.63 K](1013)
    摘要:
    目的: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07/2015-10就诊于我院的黄斑水肿患者,随机纳入2mg组和4mg组54例54眼,进行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术后2wk~1mo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1、3、6mo随访患者视力、黄斑厚度、有无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2mg组和4mg组患眼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术后均可使患者视力提高,黄斑厚度变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视力提高和黄斑厚度变薄程度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mg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黄斑水肿,疗效与4mg剂量相当,临床可选择2mg剂量代替4mg。

    24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功能定量研究
    孙瑞雪 唐广贤 邸平会 任骞 殷莉
    2016, 16(9):1695-169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24
    [摘要](1310) [HTML](0) [PDF 433.98 K](1100)
    摘要: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视网膜功能。

    方法:选取2010-03/2014-03我院眼科经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48眼为观察组(其中局限性水肿18眼,弥漫性水肿24眼,囊样水肿6眼),选取视力0.8以上,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全身情况无异常者15例30眼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组多焦视网膜电图中心凹、黄斑区、黄斑外区a、 b波的振幅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中心凹处观察组和对照组a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25.2±10.48、37.93±7.19nv/deg2,b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77.16±27.97、113.42±11.79nv/deg2; 黄斑区观察组和对照组a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14.27±4.99、27.42±2.86nv/deg2,b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43.14±14.77、69.99±10.07 nv/deg2 ; 黄斑外区观察组和对照组a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7.82±2.79、11.46±1.54nv/deg2,b波的振幅密度分别为19.85±6.5、31.56±6.0nv/deg2。 中心凹处、黄斑区及黄斑外区多焦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密度在局限性黄斑水肿组与弥漫性黄斑水肿组和囊样黄斑水肿组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多焦视网膜表现为a、 b波振幅密度下降,潜伏期延长,振幅密度比潜伏期敏感。

    25  昆明市儿童医院ROP患儿的母亲孕期风险因素研究
    肖亦爽 许江涛 金顺祥 夏红玉 吴斯琪 赵书萍 朱婷燕
    2016, 16(9):1699-170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25
    [摘要](1406) [HTML](0) [PDF 420.15 K](1179)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昆明市及周边地区高海拔条件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患儿母亲孕期的相关风险因素。

    方法:使用宽视野数字化眼底照相机(Retcam Ⅱ),对2010-05/2014-12到昆明市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早产儿及部分足月小样儿(出生体质量均≤2 000g)共1 010例进行视网膜检查,收集ROP的发病数据及患儿母亲孕期相关资料,对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早产儿1 010例中发现ROP患儿139例278眼,患病率为13.76%,其中1期病变80例(57.55%),2期病变42例(30.22%),3期病变9例(6.47%),4期病变4例(2.88%),5期病变4例(2.88%)。阈值病变9例(6.47%)。ROP组与正常眼底组早产儿在出生体质量、胎龄、宫内窘迫、多胎妊娠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昆明市高海拔低氧分压地区,ROP患病率为13.76%,低出生体重、小胎龄、宫内窘迫、多胎妊娠是ROP发生的主要孕期因素。

    26  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60例临床观察
    覃海明 农影星
    2016, 16(9):1702-170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26
    [摘要](1297) [HTML](0) [PDF 683.71 K](1224)
    摘要: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的临床特征,及CMVR相关眼部免疫重建综合征(IRIS)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2010-01/2015-12收治确诊为AIDS合并CMVR患者60例103眼,对其临床表现、眼底病变、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预后等进行观察。

    结果:初诊视力≤0.1者65眼(63.1%),>0.1~<0.3者26眼(25.2%),≥0.3者12眼(11.7%),眼底改变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黄白色病灶,伴片状出血,较少累及玻璃体。患者60例103眼,其中37眼(35.9%)视网膜病变主要累及后极部,45眼(43.7%)主要累及周边部,21眼(20.4%)为混合型。60例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38.6±12.3个/μL,其中≤50个/μL 43例(71.7%),>50~<100个/μL 8例(13.3%),≥100个/μL 9例(15.0%)。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及抗巨细胞病毒(CMV)治疗后,66眼视力提高,19眼视力不变,18眼视力下降。54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治疗前后CD4+T细胞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5例9眼为HARRT后IRIS的CMVR,经抗病毒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结论:CMVR为AIDS常见眼部并发症,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时应常规进行眼科检查。IRIS的CMVR预后较差。

    27  高度近视患者盲和低视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兴亮 喻谦 杨建华 唐文婷 薛安全
    2016, 16(9):1705-170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27
    [摘要](1595) [HTML](0) [PDF 402.75 K](1132)
    摘要: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损伤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对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612例1111眼的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WHO制定的盲和低视力标准,分析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的相关因素。

    结果:共收集高度近视患者612例1111眼,其中达到盲标准的共86眼(7.7%),达到低视力标准的共172眼(15.5%); 年龄、眼轴长度、后巩膜葡萄肿均是高度近视盲和低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家族遗传史与患者盲和低视力无显著相关性(P>0.05); 6~20岁组(232眼)、21~40岁组(407眼)视力损伤眼分别有21眼(9.1%)和51眼(12.5%),其中弱视是两组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有17眼(81.0%)和30眼(58.8%); 41~60岁组(323眼)、>60岁组(149眼)视力损伤眼分别有105眼(32.5%)和81眼(54.4%); 其中眼底病变是两组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有86眼(81.9%)和75眼(92.6%)。

    结论:高度近视对视力的损伤严重,年龄、眼轴长度及后巩膜葡萄肿是独立危险因素。弱视是青少年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眼底病变是中年以上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28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李琴 张少维 黄毅
    2016, 16(9):1709-171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28
    [摘要](1395) [HTML](0) [PDF 408.47 K](1162)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观察2015-01/04期间在我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或散光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ICL)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观察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开放距离(AOD500)、术后拱高(ICL-vault)、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裸眼视力(U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测量(IOP)、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

    结果:术前与术后1、3、6、12mo均采用UBM测量ACD与AOD500四个方位,术前与术后4个随访时间节点的值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测量值均较术前降低,OCT测量拱高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CVA、UCVA均较术前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患者平均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BUT与术后4个随访节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后泪膜稳定性变化不大,患者舒适度较好,满意度高。

    29  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矫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近视散光的疗效
    宋蔚 赵帅 郅瑛 程丽娜
    2016, 16(9):1712-171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29
    [摘要](1261) [HTML](0) [PDF 385.57 K](1104)
    摘要:
    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矫治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植入术对近视散光患者视力、轴稳定性及视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06/2015-07我院就诊的行TICL术的屈光不正患者72例90眼,术前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对比敏感度,术后1wk,3、6mo通过裂隙灯测量TICL散光轴位,术后6mo调查问卷研究患者视觉功能满意度。

    结果:术后1wk,3、6mo时UCVA和BCVA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 术后1wk,3、6mo的屈光度和散光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1wk,3、6mo各频率段的对比敏感度均高于术前(P<0.05); TICL轴位的变化较小,术前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 患者满意度调查大于98%。

    结论:TICL植入术治疗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30  上海市社区中老年干眼患者局部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胡春玲 吴丽萍 张悦 方宗君 常青
    2016, 16(9):1715-171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30
    [摘要](1528) [HTML](0) [PDF 1.41 M](1078)
    摘要:
    目的:调查上海庙行镇社区中老年干眼患者眼部特征,探讨引起干眼症状的相关因素。

    方法:于2013-11/2014-12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上海宝山区庙行镇社区中老年干眼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包括患者一般及眼部情况、全身疾病史、生活习惯等,完成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评估患者干眼严重程度,并对筛查阳性患者进行干眼客观体征及眼部全面检查。

    结果:共618例1236眼患者完成调查,其中男142例 284 眼(23.0%),女476例952眼(77.0%),症状中以干涩感最为常见, 约占66.8%; 80.9%出现三种以上症状。50~60岁年龄组中,屈光不正(远视、老视)、翼状胬肉较其他组所占比例更高,分别为21.6%和21.6%(P=0.014、0.009); 常见诱因视频终端综合征(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长期驾车较其他组所占比例亦更高(比例分别为37.3%、9.3%),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1)。61~70岁年龄组中暴露于棋牌室等烟雾环境中比其他年龄组所占比例较高,为20.6%(P<0.05)。71~80岁组结膜松弛、白内障较其他组常见,所占比例分别为28.6%、78.9%(P<0.05),三个年龄组中常见眼部相关因素还包括睑板腺功能障碍(MGD)、长期使用含防腐剂局部眼液包括青光眼患者,各年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18例1236眼干眼患者有150例300眼(24.3%)曾有眼部手术史,以白内障、翼状胬肉、眼睑手术常见。181例362眼(29.3%)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染色阳性者出现异物感、畏光、眼红、眨眼频繁、流泪症状的频率高于染色阴性者(P<0.05)。

    结论:中老年的干眼症状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不同年龄群采取针对病因宣教和综合治疗,以提高以干眼相关的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31  桂林市郊区50岁以上人群视力损伤及致盲眼病调查
    温利辉 凌霄 陈敏玲
    2016, 16(9):1720-172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31
    [摘要](1329) [HTML](0) [PDF 389.86 K](1020)
    摘要:
    目的:调查桂林市农村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视力损伤及盲的流行病学现状,并对产生视力损伤及盲的原因进行初步探索。

    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桂林市下辖5区12县进行抽样调查,共抽取10 252人。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既往患病史、吸烟饮酒史等。登记资料及眼科检查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

    结果:共计调查10 252人,其中男4 958人(48.4%),女5 294人(51.6%); 汉族9 218人(89.9%),少数民族1 034人(10.1%)。目前在桂林市农村地区排名前3位导致双眼视力损害和盲的眼病分别是白内障(0.7%)、黄斑病变(0.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0.1%)。

    结论:白内障仍是目前桂林市农村地区50岁以上人群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糖尿病等所致视力下降及致盲疾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加强基础卫生教育,提高基层医疗资源仍是今后防盲、 治盲工作的重点。

    32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的应用
    沈磊 秦书艳
    2016, 16(9):1723-172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32
    [摘要](1513) [HTML](0) [PDF 386.56 K](1163)
    摘要: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

    方法:角膜异物104例104眼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治疗组55例55眼、对照组49例49眼。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洛美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

    结果:治疗后1、2wk,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96.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体征综合积分在治疗后1、2wk分别为4.82±2.18、1.65±2.2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可加快上皮修复,安全有效。

    33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除风益损汤治疗白内障
    力强 秦书艳 沈磊
    2016, 16(9):1726-172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33
    [摘要](1216) [HTML](0) [PDF 404.32 K](968)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联合除风益损汤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IOL植入术治疗的120例12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57眼)与中药治疗组(63例63眼),对照组术后主要是常规抗感染以及对症支持治疗,中药治疗组术后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使用除风益损汤。术后1wk观察患者前房纤维蛋白渗出程度和视力情况,术后6mo观察患者疗效。

    结果:中药治疗组术后1wk前房纤维蛋白渗出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中药治疗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疗效评价,术后6mo,对照组无效26眼(45.6%),有效10眼(17.5%),显效21眼(36.8%); 中药治疗组无效6眼(9.5%),有效17眼(27.0%),显效40眼(63.5%),中药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除风益损汤治疗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34  开放囊袋-IOL单襻睫状沟固定术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
    张晓山 崔迎春 张业婉
    2016, 16(9):1729-173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34
    [摘要](1717) [HTML](0) [PDF 662.27 K](1118)
    摘要:
    目的:探讨开放囊袋-人工晶状体(IOL)单襻睫状沟固定术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收集2011-03-01/2013-12-31影响视力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10例13眼,做角巩膜缘隧道切口,环形撕囊后,使用虹膜拉钩,固定脱位晶状体,完成超声乳化手术。植入IOL,剪开晶状体脱位一侧囊袋,翻转前囊,上襻位于囊袋内,下襻单针经缝合固定于睫状沟。

    结果:所有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IOL稳定,没有进展性偏位。

    结论:虹膜拉钩可以稳定脱位的晶状体,使超声乳化手术顺利完成。开放下方囊袋,IOL呈半游离状态,下襻睫状沟缝合固定可维持IOL的长期稳定,避免囊袋进行性偏移,造成IOL偏位。

    35  重组牛bFGF对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干眼的疗效
    杨楠
    2016, 16(9):1732-173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35
    [摘要](1693) [HTML](0) [PDF 401.56 K](1177)
    摘要:
    目的:评价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干眼症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140例14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干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聚乙二醇滴眼液和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重组牛bFGF眼用凝胶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mo进行干眼症状评分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 Ⅰ 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测,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和SⅠt、BU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经配对t检验发现以上三个测量值在两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后组间比较仅发现观察组的干眼症状评分和BUT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干眼的治疗,联合应用传统人工泪液聚乙二醇和重组牛bFGF较单独应用聚乙二醇可显著改善患者眼部不适,明显延长BUT,有效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疗效更为理想。

    36  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陈光胜 阳昇 黄红波 韩光杰
    2016, 16(9):1735-173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36
    [摘要](1671) [HTML](0) [PDF 419.10 K](1236)
    摘要:
    目的: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22例23眼。观察术前及术后1wk,1、2、3、6mo,1a的视力、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至1a。完全成功率为52%(12眼),部分成功率22%(5眼),总成功率74%。术前平均眼压为40.59±11.11mmHg(1mmHg=0.133kPa),术后1wk,1、2、3、6mo,1a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0.30±5.07、12.23±4.03、13.87±4.62、16.52±6.09、18.35±7.06、19.65±8.26mmHg。术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术前眼压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眼中3眼出现少量前房出血,分别于术后4~7d自行吸收; 2眼出现一过性低眼压,密切观察8~10d后眼压>6mmHg; 1眼术后1mo出现渗出性脉络膜脱离,给予局部使用激素后于术后37d复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37  半导体532nm虹膜激光治疗药物难控制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观察
    熊飞 程杰 于璐 姚燕 姜宏钧
    2016, 16(9):1738-173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37
    [摘要](1227) [HTML](0) [PDF 373.16 K](1042)
    摘要:
    目的:探讨半导体532nm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在药物控制无效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患者13例 15眼应用 4g/L 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后立即行半导体532nm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术前及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前房深度及并发症。

    结果:虹膜成形术前平均眼压60.6±8.8mmHg(1kPa=7.5mmHg),术后15min下降至37.4±7.3mmHg,术后60min下降至26.2±6.6mmHg,术后3h下降至平均17.1 ±5.3mmHg,前房加深。所有患眼角膜水肿全部消退,无明显并发症出现。

    结论:半导体532nm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药物难控制性急性发作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38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有视功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梁婧 张黎 佘兮
    2016, 16(9):1740-174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38
    [摘要](1367) [HTML](0) [PDF 403.03 K](946)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01/12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2例1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2wk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3mo,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随访3mo后,患者视力提高10眼,无变化1眼,视力下降1眼。平均眼压由术前41.22±8.29mmHg降至术后3mo的16.08±4.9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阀植入术后1眼患者发生了浅前房,1wk后完全恢复。1眼患者术后出现了少量前房积血,3d后完全吸收。1眼激光光凝术后1mo发生了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后视力部分恢复,眼压控制良好。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植入Ahmed青光眼阀和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是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39  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林剑鸿
    2016, 16(9):1743-174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39
    [摘要](1256) [HTML](0) [PDF 405.19 K](1056)
    摘要:
    目的:探讨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3/2015-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引流器植入组和小梁切除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引流器植入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12±3.56min,较小梁切除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手术前眼压和视力无明显差别,手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均较手术前降低,且引流器植入组降低更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无明显差别; 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擦伤和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开角型青光眼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40  特发性黄斑裂孔术中填充物的探讨
    许静 冯洁 叶青
    2016, 16(9):1746-174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40
    [摘要](1395) [HTML](0) [PDF 465.60 K](1194)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选择特发性黄斑裂孔术中的填充物。

    方法:回顾性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患者46例46眼的临床资料。A组(23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硅油注入术,B组(23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C2F6(20%)注入术,术前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其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OCT)测量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以明确分组。对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孔闭合率、IS/OS破坏直径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术后随访至少12mo。随访期末A组术后BCVA 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9,P<0.05)。B组术后BCVA 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8,P<0.05)。A组裂孔闭合率100%,B组裂孔闭合率为95.2%。A组术后IS/OS破坏直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2,P<0.05),B组术后IS/OS破坏直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7,P<0.05)。并发症:A 组术后4眼发生高眼压,B组术后1眼裂孔未闭合继发视网膜脱离,再次行硅油注入术后裂孔闭合。B组术后2眼出现玻璃体积血,1眼吸收,1眼再次行玻璃体腔灌洗术。

    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A 组手术方式可以更持久顶压黄斑区视网膜,利于黄斑裂孔闭合,但是需俯卧较长时间及再次手术取出硅油,增加患者身心和经济负担。B组手术方式无需再次手术取出填充物,但是存在黄斑裂孔不闭合需再次手术的风险。我们将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作为术前合理选择手术方案的标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1  糖尿病患者服用芪明颗粒后的球后血流变化
    李科军 赵晓彬 赵智华 樊芳 武晓静 贾志旸
    2016, 16(9):1750-175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41
    [摘要](1311) [HTML](0) [PDF 404.47 K](1023)
    摘要: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对糖尿病患者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根据眼底检查及眼底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测量供应眼部循环的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以及供应脉络膜循环的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的收缩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以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重点观察服药前以及服用芪明颗粒3mo之后的OA和PCA的血流参数,定量评价芪明颗粒对糖尿病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结果:在服用芪明颗粒3mo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两组患者眼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PSV及EDV均有所加快,阻力指数下降,且与服药之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芪明颗粒可以改善眼部微循环状态,包括视网膜及脉络膜,改善糖尿病患者眼部血液供应。

    42  YAG激光治疗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研究
    罗霁菡 匡毅 赵琳 唐玉容 曾繁丽
    2016, 16(9):1753-175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42
    [摘要](1702) [HTML](0) [PDF 411.72 K](1160)
    摘要:
    目的:观察YAG激光治疗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筛选40例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采取YAG激光治疗,术后1、2wk,1、3、6mo复查矫正视力、非接触眼压,术后6mo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房角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完成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 对照组采取口服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于治疗后1、3、6mo复查矫正视力、非接触眼压,并填写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治疗后6mo)。

    结果:两组在矫正视力、眼压等方面,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试验组的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房角OCT测量数据除上方房角测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术后上方房角>术前),下方、鼻侧、颞侧房角测量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术后6mo治疗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明显改善率优于对照组。

    结论:YAG激光治疗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疗效确切安全。

    43  睫状体脱离的病因分析
    段文静 闫丽 刘菊 赵娜 赵淼焱
    2016, 16(9):1756-175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43
    [摘要](1210) [HTML](0) [PDF 752.40 K](1190)
    摘要:
    目的:分析睫状体脱离的病因,以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对本院2012-01/2016-01睫状体脱离患者22例22眼的病因、对症治疗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睫状体脱离患者病因:外伤性脱离5眼,小柳-原田综合征3眼,视网膜激光治疗后6眼,急性闭角青光眼快速降眼压后5眼,急性期闭角型青光眼YAG虹膜激光打孔后3眼。经对症治疗后均成功复位,复位率100%; 治疗后30d患者平均眼压水平、前房深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视力恢复到>0.5~0.8者16眼(7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了解睫状体脱离病因可以指导临床检查、治疗选择,以提高睫状体复位率,促进患者视力改善。

    44  中青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分析
    闵祥玉 杜刚
    2016, 16(9):1759-176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44
    [摘要](1353) [HTML](0) [PDF 438.18 K](1140)
    摘要:
    目的:寻求中青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1-02/2015-01就诊于我院及161医院眼科的中青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阴虚燥热证患者74例148眼,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74眼,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等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二冬玉竹汤治疗,评定治疗效果并记录治疗前后Schirmer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泪河宽度、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显效率分别为(28.4% vs 13.5%)、(85.1% vs 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5、6.547,均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Schirmer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泪河宽度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90d,研究组患者Schirmer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泪河宽度检查结果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及同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二冬玉竹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中青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安全有效。

    45  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在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Ⅰ期中的应用
    陈佳娜 李学喜 许根贵
    2016, 16(9):1762-176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45
    [摘要](1242) [HTML](0) [PDF 386.10 K](1036)
    摘要: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在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Ⅰ期救治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2-01/2014-12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患者54例54眼,满足以下条件:眼球复杂性开放性外伤,累及角巩膜,眼内容多量流失,眼内出血严重,眼压低。对以上患者行清创缝合及眼前段/眼内灌洗,玻璃体腔注入适量C3F8气体,术后观察1~2wk,根据病情行Ⅱ期手术。

    结果:所有患者Ⅱ期行玻璃体手术时玻璃体腔仍见不等量气体填充,眼压正常41眼,13眼眼压偏低; 角膜不同程度水肿,无角膜血染; 玻璃体大部分丢失,积血少; 54眼均有视网膜裂孔形成,可见不同程度脉络膜视网膜脱离。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术后矫正视力提高32眼(59%),矫正视力不变17眼(31%),矫正视力下降5眼(9%)。

    结论: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在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Ⅰ期救治应用安全有效,对止血、维持眼压、预防角膜血染及预防视网膜大范围脱离后粘连等有一定效果,为Ⅱ期手术创造条件。

    46  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手术的时机选择
    陆骏麒
    2016, 16(9):1765-176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46
    [摘要](1228) [HTML](0) [PDF 369.68 K](1121)
    摘要:
    目的:分析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手术的时机与预后的关联。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3-12/2016-01期间经我院眼科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62例62眼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1眼。观察组患者于伤后2~4d内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于伤后1~2wk内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眼部损伤情况和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视力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角膜裂伤、视网膜脱落、玻璃体积血以及晶状体破裂等眼部损伤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手术时机与预后状况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早期对患者行玻璃体手术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帮助患者术后视力恢复。

    47  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应用
    杨建 秦海燕 孙峰 吴兵 杨学龙
    2016, 16(9):1768-177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47
    [摘要](1208) [HTML](0) [PDF 433.25 K](1217)
    摘要: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减轻异物感和刺激症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1-05/2013-06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86例86眼,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其翼状胬肉长入角膜缘内2.5~7mm,随机分为两组:软性角膜接触镜和对照组,每组43例43眼。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组在手术结束时涂入氧氟沙星眼膏于角膜结膜表面,配戴角膜接触镜,不用纱布敷眼,术后2d取下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用纱布覆眼,比较术后2、6、8、24、48、72h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3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及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的差异,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翼状胬肉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8、24、48、72h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软性角膜接触镜组分别为0.80±0.41、0.89±0.52、0.42±0.49、0.28±045、0.30±0.43、0.25±0.35分; 对照组分别为2.56±0.52、2.57±0.25、1.85±0.67、1.44±0.50、1.42±0.52、0.85±0.53分; 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术后角膜上皮染色评分对照组为1.58±1.35分,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组为0.89±1.12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对照组为2.69±4.34mm2,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组为0.18±0.46m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随访3~12(平均4.50±1.25)mo,未见感染、复视、植片愈合不良,有2眼发生鼻侧伤口处球形肉芽,经表面麻醉下切除后未复发。

    结论:软性角膜接触镜可明显减轻翼状胬肉术后疼痛反应,促进角膜上皮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48  医用生物蛋白胶联合自体结膜移植加绷带式角膜接触镜配戴治疗单纯翼状胬肉
    陈丹 任新民
    2016, 16(9):1771-177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48
    [摘要](1346) [HTML](0) [PDF 371.73 K](1063)
    摘要:
    目的:观察在自体结膜移植术中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再加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单纯翼状胬肉的疗效。

    方法:收集单纯翼状胬肉患者37例5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28眼和对照组18例24眼,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再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 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9.34±2.31min、术后1、7d的异物感发生率为36%、11%,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28.15±4.27min,79%,46%),而术后1d的完全愈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6%),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6mo的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手术中联合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加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消除患者异物感,提高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速度。

    49  飞秒LASIK术后早期综合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黄雄飞
    2016, 16(9):1774-177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49
    [摘要](1114) [HTML](0) [PDF 373.80 K](1079)
    摘要:
    目的:评价近视患者接受飞秒LASIK术后早期的综合视觉质量,探讨双通道系统(OQAS)在视觉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4-09/2015-09进行飞秒LASIK手术近视患者48例96眼,使用OQAS检查,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wk,1、3mo共四个时间点的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 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 frequency, MTF cutoff)、眼内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 OSI)三个指标,并从客观方面分析和评价患者手术前后早期的视觉质量。

    结果:术后3mo的MTF截止空间频率优于术前, OSI在术后1wk和1mo均比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mo恢复至术前水平。利用Pearson 线性相关对SR、OSI与MTF截止空间频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R、OSI两者皆与MTF截止空间频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结论:飞秒LASIK术后视力恢复快,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MIT截止空间频率、SR、OSI检查结果可作为综合指标来评价临床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50  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因素
    姚雪辉 张士宏 丁洁
    2016, 16(9):1777-177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50
    [摘要](1327) [HTML](0) [PDF 363.02 K](1033)
    摘要:
    目的:研究影响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于我院眼科住院诊治行外斜视矫正术的患儿90例,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并术后回访1a,分析其影响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发病年龄、斜视类型、手术年龄、就诊年龄、手术前远立体视功能、手术前近立体视功能、手术后眼位等。

    结果: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斜视类型、远期眼位、术前同视机立体视功能是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术前Timus立体视功能、斜视临床分型不是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婴幼儿期行外斜视术的斜视类型、远期眼位、术前同视机立体视功能是影响术后眼位及双眼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术后恢复的患儿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提供一定的治疗依据。

    51  盲和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与自我效能感和健康状况的关系
    祝芸芸 王恒 左炜 蔡晓华 周金文 利焕廉
    2016, 16(9):1780-178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9.51
    [摘要](1520) [HTML](0) [PDF 393.71 K](1067)
    摘要:
    目的:探讨盲和低视力成人患者自我效能感、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关系,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011眼科康复中心登记的122例122眼盲和低视力成人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健康状况量表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盲和低视力成人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结果:研究组健康状况、生存质量与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健康状况中生理健康与生存质量的各个维度均呈正相关(r=0.351、0.541、0.412、0.425,均P<0.05),一般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中调节能力呈正相关(r=0.587,P<0.05),社会健康、心理健康与生存质量中的读和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正向相关(r=0.412、0.357、0.365、0.452,均P<0.05),自我效能感与生存质量各个维度呈正相关(r=0.387、0.415、0.451、0.361、均P<0.05)。

    结论:盲和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与自我效能感、健康状况相关,治疗过程中应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加强提高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