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11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Articles in English
    • 圆锥角膜患者基于角膜曲率验配硬性隐形眼镜的预测公式(英文)

      2011, 11(11):1869-187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01

      摘要 (2055) HTML (0) PDF 267.77 K (10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隐形眼镜基线(BC)和角膜曲率结果(Krf)之间简单的数学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包括350例400只圆锥角膜的眼睛,其先前五年在学院眼科中心验配硬性隐形眼镜。根据角膜曲率结果患者被分为五组,分别为Krf<7,Krf:7-8,Krf>8,Krf-Krs(两个角膜曲率的差异;平坦和陡峭)=0.3-0.6,Krf-Krs>0.6mm1至5组,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蒙罗相关系数推测公式。结果:除了第3组患者,可以在所有组中发现线性相关。第1组,BC=0.211×5.904Krf。第2组,BC=0.456×Krf4.160。第4组,BC=0.321×5.219Krf。第5组,BC=0.337×Krf+5.090。结论:RGP验配新公式的发展,可增强眼科医生工作的信心,避免不必要的和频繁的眼镜试验。通常的隐形眼镜验配方法需要更换新的公式,从而帮助节省时间和费用。

    • 白内障术前滴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结膜囊细菌培养的影响(英文)

      2011, 11(11):1873-187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02

      摘要 (1697) HTML (0) PDF 240.18 K (1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应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结膜囊细菌培养的影响。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60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30眼,3g/L氧氟沙星点眼组15例30眼,平均点眼5次,l滴/次。观察点药前,点药l,2,3d,结膜囊内细菌的变化。结果:点药前,点药1,2,3d,结膜囊内细菌落积分的变化:对照组,51,51,33,42;3g/L氧氟沙星点眼组,51,30,9,0。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点药3d,P=0.043。结膜囊内细菌检出率的变化:对照组,60%,60%,40%,50%;3g/L氧氟沙星点眼组,60%,30%,10%,0。χ2检验,点药3d,P<0.01。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应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d可以达到结膜囊内无细菌。

    • 视网膜急性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治疗的时间窗(英文)

      2011, 11(11):1876-187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03

      摘要 (1544) HTML (0) PDF 290.77 K (10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发病时间较长的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治疗的时间窗。方法:采用常规疗法、联合中药、神经修复的综合方法治疗14例15眼连续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一病区的患者,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并分析治疗后7,14,30d视力结果及治疗前后视野结果。结果:患者13例14眼完成14d治疗,11例12眼完成30d治疗。治疗7d后15眼中有11眼(73.33%)视力改善,14d后14眼中11眼(78.57%)视力改善,治疗30d后12眼中有11眼(91.67%)视力改善。治疗7d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14d与7d比较(P<0.05)、治疗30d与14d比较(P<0.05)视力均有显著的提高。14例中12例完成视野检查,治疗后视野平均敏感度较治疗前显著意义的改善(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中药、神经修复的综合方法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有较好疗效,尤其对发病后视网膜水肿未消失之前治疗价值更高,同时治疗时机也不应拘泥在传统概念的发病3d内,或许更长,比如60d。

    • 土耳其文版低视力生活质量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研究(英文)

      2011, 11(11):1880-188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04

      摘要 (1836) HTML (0) PDF 342.86 K (10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把低视力相关的生活质量(LVQOL)文书改编为土耳其文,并评估其效度和信度。方法:这项研究是在387位参加安卡拉大学医学院,低视力康复中心的患者中进行的。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Cronbachα系数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CFA结果,在"调节能力"维的条目,因为有低于0.40的因子负荷故被排除在调查问卷之外。根据Cronbachα系数,对量表的信度进行了评估。"远视力,移动和光感"维的信度是α=0.863;"调节能力"维是α=0.694;"读和精细工作"α=0.791,"日常生活能力"α=0.770。因此,这些结果表明,用量表来衡量低视力患者的视力相关的生活质量是可靠的。对维之间的相关性也进行了分析,"调节能力"和"读和精细工作"之间的相关性被认为是最低的(rs=0.336,P<0.01),而"读和精细工作"与"日常生活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被发现是最强的。此外,"调节能力"仅与"远视力,移动和光感"表现最强的相关性。结论:删除第二个维中最后一个条目后,对LVQOL所有维的土耳其文改编已被证明是可靠的,有效的,适合在土耳其的低视力患者中使用。

    • >实验论著
    • 茶多酚对紫外线诱导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Caveolin-1表达的影响

      2011, 11(11):1886-188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05

      摘要 (1431) HTML (0) PDF 413.72 K (1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观察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紫外线诱导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晶状体培养技术,通过紫外线照射氧化损伤法,建立实验性白内障晶状体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紫外线照射组和实验组(即紫外线照射+TP组),实验组按TP的浓度分为4个亚组,即0.02,0.2,2和20mg/L,分别于6,12,24和48h取样,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计数晶状体上皮细胞中Caveolin-1阳性细胞,并运用Western-blot免疫印迹分析晶状体上皮细胞中Caveolin-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时段各组晶状体上皮细胞Caveolin-1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量的比较,各实验组与紫外线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段实验组晶状体上皮细胞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紫外线照射组,实验组的晶状体混浊程度明显低于紫外线照射组。0.02mg/L TP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可以抑制紫外线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Caveolin-1表达的减少,其中0.02mg/L TP对Caveolin-1的作用最强。

    • 人TGF-β2特异性siRNA质粒的构建

      2011, 11(11):1890-189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06

      摘要 (1483) HTML (0) PDF 460.14 K (1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人TGF-β2特异性siRNA质粒。方法:从NCBI中查找人TGF-β2的mRNA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序列进行分析;根据siRNA的设计原则,选择最佳的siRNA序列;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BbsⅠ将相应的双链DNA插入到GPU6/GFP/Neo载体中;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PstⅠ单酶切进行鉴定,鉴定正确的质粒进一步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根据生物信息学选择TGF-β2mRNA的1016~1034区域作为干扰位点;重组质粒酶切结果表明双链DNA序列成功插入到了GPU6/GFP/Neo载体中;测序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插入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人TGF-β2特异性siRNA干扰质粒,为研究TGF-β2基因功能和利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成功率奠定了实验基础。

    • 眼睑基底细胞癌中Survivin和CyclinB1的表达

      2011, 11(11):1893-189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07

      摘要 (1349) HTML (0) PDF 432.72 K (1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B1的表达。方法: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2002/2009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眼睑BCC标本共20例,另取癌周围正常组织5例作对照。所有标本均经40g/L甲醛固定,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确诊。采用HPIAS-2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Survivin和CyclinB1在细胞浆或胞核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眼睑BCC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B1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B1呈低表达。两种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B1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和CyclinB1的异常表达对眼睑BC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 形觉剥夺性近视猴视皮质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2011, 11(11):1896-189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08

      摘要 (1485) HTML (0) PDF 612.03 K (1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形觉剥夺近视猴视皮质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8只20~40天龄的健康幼恒河猴分为形觉剥夺组和对照组。形觉剥夺组4只猴右眼配戴散射镜片,另1眼配戴0D镜片;对照组4只猴双眼均配戴0D镜片。戴镜12wk后,形觉剥夺组和对照组猴取视皮质,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形觉剥夺猴视皮质基因表达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形觉剥夺组中表达下调的基因明显多于表达上调的基因,其中包括Egr-1,NMDA和GABA等基因。结论:形觉剥夺性近视猴视皮质中存在基因表达被抑制的趋势。

    • >实验研究
    • 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在人眼组织的分布

      2011, 11(11):1899-190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09

      摘要 (1370) HTML (0) PDF 357.13 K (10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在人眼组织的分布。方法:将正常新鲜人眼解剖分离出各部分组织并作匀浆后,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U-Ⅱ在人眼各组织的分布。结果:U-Ⅱ在人眼各组织均有分布,范围在0.807~32.958ng/g之间,其中以视神经中的含量最高(32.958±1.741ng/g),其后依次为巩膜、虹膜、角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中的含量最低。视神经中U-Ⅱ含量是房水中的40.4倍。结论:U-Ⅱ广泛分布于人眼各组织,其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临床论著
    • 身高和体质量对眼球屈光状态及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2011, 11(11):1902-190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10

      摘要 (1542) HTML (0) PDF 572.44 K (1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横断面数据分析,了解儿童身高、体质量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广州双生子眼病研究(Guangzhou Twin EyeStudy)项目7~15岁双生子队列人群。所有参加检查的双生子都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散瞳验光、双眼视功能、屈光间质、眼底以及眼球生物学参数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半径。所有双生子都记录身高和体质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7~15岁双生子儿童的眼部生物学参数眼轴、前房深度都随身高、体质量的增长而增长,而角膜曲率半径与身高、体质量的变化没有关系。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后,身高每增加1cm,等效球镜降低0.03D,眼轴增长0.03mm,前房加深0.002mm。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后,体质量的变化与眼部生物学参数无关。结论:7~15岁双生子儿童的身高与等效球镜、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的变化有关,体质量与等效球镜、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的变化无关。

    • 晶状体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对角膜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短期观察

      2011, 11(11):1907-191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11

      摘要 (1268) HTML (0) PDF 953.60 K (1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中保留晶状体对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视网膜脱离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接受了玻璃体切割术的32例32眼患者,其中14例因合并白内障或前段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术中切割了晶状体,另外18例保留了晶状体。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测定术前和术后2wk内角膜内皮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对细胞的4项定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胞形态学改变以术后无晶状体眼更明显。从细胞参数改变上看,术后4项定量指标有改变,与术前相比,有晶状体眼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晶状体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时,晶状体的屏障功能减少了多因素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保留晶状体可对角膜内皮细胞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 早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2011, 11(11):1911-191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12

      摘要 (1323) HTML (0) PDF 321.49 K (1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连续选取入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20例,按照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为三组(A组:最佳矫正视力<4.0;B组:最佳矫正视力4.0~<4.5;C组:最佳矫正视力≥4.5,分别记录手术前及手术后1mo的矫正视力,并于手术前后分别进行VF-14问卷调查,记录VF-14评分。结果:三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矫正视力和VF-14评分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A组和C组的术前及术后VF-14评分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的术前及术后VF-14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术前矫正视力与VF-14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s=0.703,P<0.01);三组患者的术后矫正视力与VF-14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s=0.878,P<0.01)。结论: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明显提高术后视觉质量,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硬核白内障的两种手术方式疗效分析

      2011, 11(11):1914-191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13

      摘要 (1445) HTML (0) PDF 611.03 K (1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及其术后视力恢复、术中术后并发症,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于2009-02/2010-03选取Ⅳ~Ⅴ级硬核白内障患者79例84眼,年龄60~80岁,患白内障时间为8~15a不等,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化分成超声乳化组42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42眼,分别比较两组术后1,3d;1wk;1mo时的视力、角膜散光程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84眼随访0.5~24(平均15)mo。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术后1,3d视力较超声乳化组恢复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wk;1mo时两组间视力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wk超声乳化组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角膜散光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1mo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1wk和1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较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并发症中的角膜水肿、房水闪辉方面超声乳化组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术后的视力恢复较快。该手术安全、实用、经济、创伤小、技术难度小、并发症少。

    • 苏为坦和贝他根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比较研究

      2011, 11(11):1918-192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14

      摘要 (1633) HTML (0) PDF 362.90 K (10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苏为坦和贝他根在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本院2008-12/2010-12共46例46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苏为坦组23例,贝他根组23例,两组分别使用苏为坦和贝他根滴眼液,每晚点药1次(1滴/次),治疗周期为12wk,每月随访1次。每日取5个时间节点,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眼压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用药12wk后眼压均明显下降,苏为坦组眼压从24.3±2.02mmHg降至16.1±1.34mmHg,贝他根组眼压从24.99±1.38mmHg降至15.56±0.68mmHg,波幅下降幅度(用药前后波幅差值/用药前波幅值),苏为坦组为36.7%,贝他根组为35.8%,用药前后各时间节点中,两组间的眼压值变化,在夜间12:00苏为坦组眼压下降优于贝他根组(F=4.25,P=0.045),而其他时间节点两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苏为坦和贝他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降眼压疗效明显平稳,无明显毒副作用,苏为坦在降低夜间眼压方面优于贝他根。

    •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锥杆细胞同源盒基因突变的研究

      2011, 11(11):1921-192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15

      摘要 (1609) HTML (0) PDF 327.09 K (1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视锥杆细胞同源盒基因(CRX)在宁夏地区视网膜色素变性(ren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中的突变频率及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在RP发病机制中潜在的机制。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方法,对100例RP患者(包括18例ADRP患者,15例ARRP患者,67例SRP患者)进行了CRX基因全编码区序列突变的检测,运用多因素分析研究CRX基因突变位点对RP的作用。结果:在100例RP患者CRX基因上共检测出5个变异位点,其中p.Leu78Leu,p.Ala92Ala和p.Thr187Ile为新发现的突变。其余位点突变均证实为CRX基因的多态性。p.Thr187Ile突变位点仅在2例ARRP患者身上检出,在正常对照组未发现该位点突变。结论:宁夏地区RP患者中,CRX基因的突变率低于其他人群中(小于1%)。p.Thr187Ile不是RP的致病性突变,但它是否可能通过影响其它基因的表达,增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RRP)的发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23G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及眼内压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011, 11(11):1925-192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16

      摘要 (1655) HTML (0) PDF 366.23 K (1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接受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23-gauge transconjunctival sutureless vitrectomy,TSV23G)患者,评价是否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不同玻璃体腔填充物、术后恢复时间(术后1d;1,3mo)等因素对视力和眼内压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及评价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多元相关和回归分析56例57眼视力及眼压的临床资料。结果:视力与联合术式、术后1,3mo呈正相关,与非联合术式、术后1d、填充物的使用呈负相关。其中气体填充物、硅油填充物、术后1,3mo与视力的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0.0006,0.0461,0.0210)。眼内压与联合手术、术后1d;1mo、气体填充物呈正相关,与视力、未联合手术方式、术后3mo、硅油填充物呈负相关。其中,视力、手术方式、术后3mo与眼内压的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038,0.0023,<0.01)。结论:行TSV23G后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利于患者的视力提高。惰性气体对于眼内压影响明显。术后视力随时间好转,眼内压早期升高,术后3mo降低。就本研究而言,术后3mo是评价手术后疗效的适宜时间。

    • >调研论著
    • 膳食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入量与年龄相关白内障的关系

      2011, 11(11):1928-193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17

      摘要 (1510) HTML (0) PDF 382.55 K (1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膳食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入量与年龄相关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由45~85岁的360例白内障患者组成,对照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360例非白内障的患者组成,采取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一份有效的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获取研究对象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入量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调整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可使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与摄入量为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相比较,摄入量为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ARC的OR为2.161(95%CI:1.107~5.016,P<0.001)。同样,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也与ARC呈正相关,摄入量为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ARC危险性是最低四分位数对照的3倍(OR=2.989,95%CI:1.764~5.062,P<0.001)。总脂肪摄入量与ARC无关(P=0.778)。结论:膳食碳水化合物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可使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可能有助于预防ARC。

    • >文献综述
    • 谷胱甘肽S转移酶系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研究进展

      2011, 11(11):1932-193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18

      摘要 (1627) HTML (0) PDF 475.44 K (1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典型的多功能酶,主要催化各种化学剂与谷胱甘肽结合。近些年的研究表明,GSTs有抗过氧化引起的白内障作用。GSTs表达水平的高低在白内障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近年来GSTs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 角膜TGF-β与屈光手术损伤愈合的关系

      2011, 11(11):1935-193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19

      摘要 (1387) HTML (0) PDF 444.28 K (1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在角膜纤维修复反应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TGF-β可通过Smad等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修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充分发挥角膜基质细胞促进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形成、诱导细胞移行的正效作用。我们就TGF-β的概况、分子结构、TGF-β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眼前节的分布、在角膜上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愈合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研究进展

      2011, 11(11):1938-194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20

      摘要 (5070) HTML (0) PDF 434.48 K (1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特化的胶质细胞,它贯穿于视网膜全层,与视网膜神经元、其它胶质细胞、视网膜血管等紧密联系。Müller细胞不但对视网膜正常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能支持神经元活动、调节神经递质循环、维持细胞外环境平衡、调节视网膜血管通透性。视网膜Müller细胞代谢障碍将导致视功能丧失、神经元细胞死亡、视网膜水肿等。因此,Müller细胞对维持视网膜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就近年来Müller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2011, 11(11):1941-194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21

      摘要 (2087) HTML (0) PDF 558.86 K (1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发达国家成人致盲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的侵犯全身多个系统的代谢病,其所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成为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因此,研究DR的发病机制,探讨其治疗途径,是当前眼科领域攻关的重要课题。最新的研究表明,眼部组织具有独立合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能力,而且RAS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阻断RAS对于阻止和治疗DR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 外伤性眼内炎的研究进展

      2011, 11(11):1945-194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22

      摘要 (1249) HTML (0) PDF 352.82 K (1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眼球穿破伤后可能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合并症。眼内炎一旦发生,玻璃体腔内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伴随出现视力丧失、眼痛和前房积脓,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全眼球炎、眼眶蜂窝织炎,不仅丧失视力,还常常丧失眼球,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十分明显。现就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临床处理等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 近视眼配镜矫治的方法与发展

      2011, 11(11):1947-194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23

      摘要 (1192) HTML (0) PDF 597.46 K (1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视眼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而近视的矫治一直是眼科界的热门研究话题。配戴眼镜是目前最安全、最普通的近视矫治方式,我们就配镜矫治近视的方法与发展作一综述。

    • >调查研究
    • 青光眼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民族特点流行病学调查

      2011, 11(11):1950-195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24

      摘要 (1186) HTML (0) PDF 252.71 K (1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青光眼住院患者的病型构成、性别、年龄分布、族别(维吾尔族)及其变化特点,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选取2005-01/2010-01在本院眼科住院的青光眼手术患者2953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包括急性型与慢性型闭角型青光眼(PAC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先天性青光眼(CG)和继发性青光眼(SG)。统计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分布,分析其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PACG,POAG,CG,SG各占青光眼总数的54.6%,15.2%,2.3%,27.9%。PACG的构成比逐年(63.1%~54.1%)下降,POAG的构成比在2007-01/2008-01达高峰(21.0%),CG的构成比平稳,SG的构成比(23.9%~33.5%)逐年增高;维吾尔族患者在闭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高(23.0%~35.3%),在开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亦逐年增高(7.9%~26.7%),在CG中所占百分比波动较大,在SG中所占百分比平稳。<40岁的维吾尔族男性患者在闭角型、开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高,<40岁的维吾尔族女性患者开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高,在闭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有下降趋势;≥40岁的维吾尔族女性患者在闭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高。结论:闭角型青光眼仍然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SG的防治研究不容忽视,在新疆维吾尔族住院患者的青光眼构成比逐渐增加,≥40岁的维吾尔族女性人群应特别注意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但开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研究不能忽视,<40岁的维吾尔族男、女性群体均是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的重点。

    • 华西医院青光眼住院患者构成及其变化

      2011, 11(11):1953-195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25

      摘要 (1331) HTML (0) PDF 453.36 K (1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近年青光眼患者在青光眼类型、发病年龄和性别分布的差异,并与以往的资料作比较,以了解青光眼内部构成的变化趋势,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华西医院眼科2009-01/12所有青光眼住院患者病历共577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并将其与1978-01/1981-12,以及2001-01/2002-12青光眼住院患者971例进行比较。结果:2009年间,原发性青光眼占当年青光眼住院患者总数的60.2%所占比例下降;POAG占原发性青光眼的27.4%,在原发性青光眼中的构成比有所上升;PACG中位数年龄为62.8,总体有所增大,POAG中位数年龄为48,无明显变化;POAG中女性患者比例增加;2009年继发性青光眼占当年青光眼住院患者总数的33.4%,比例显著较往年增加。结论:POAG在原发性青光眼中的构成比有所上升,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显著增加。

    • >教学研究
    • 眼科学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态度调查

      2011, 11(11):1957-195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26

      摘要 (1409) HTML (0) PDF 404.66 K (1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眼耳鼻喉专业、视光学专业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态度,了解目前循证医学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和主要障碍。方法:对南通大学2005/2007级选修循证医学的273名医学生(眼耳鼻喉专业和视光学专业)进行问卷调查,就参加循证医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学习循证医学的兴趣、循证医学知识的获取途径、临床实践中循证医学的应用情况统计分析。结果:从2005/2007级,医学生认为循证医学可以指导临床、指导科研和提升业务水平的人数,愿意参加循证医学相关培训、愿意继续参加循证医学课程、愿意继续关注循证医学信息的人数,通过课堂和学术讲座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的人数的构成比逐年增加,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主要障碍集中在对循证医学的认识不够、缺乏循证治病有效或有参考价值的病例。结论:循证医学已在眼科教学中开始普及推广,深入人心,但仍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循证医学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循证实践培训,向应用提高阶段转化。

    • >临床研究
    • 两种显微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厚度的对比分析

      2011, 11(11):1960-196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27

      摘要 (1825) HTML (0) PDF 385.16 K (10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Hansatome自动旋转式显微角膜刀及AmadeusⅡ自动平推式显微角膜刀制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瓣厚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来我院行LASIK的患者50例100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Hansatome显微角膜刀160μm刀头制作角膜瓣,另一组用AmadeusⅡ显微角膜刀140μm刀头制作角膜瓣。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及术中角膜基质床厚度测量,从而计算角膜瓣厚度。所有的患者均先行右眼手术再行左眼。对两组患者实际切削的角膜瓣厚度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种显微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厚度左右眼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ansatome组实际角膜瓣厚度67~158(平均98.70±18.04)μm;AmadeusⅡ组实际角膜瓣厚度69~171(平均110.60±16.47)μm,两种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ansatome组右眼104.40±18.78μm,左眼93.00±15.61μm,两眼角膜瓣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adeusⅡ组右眼115.12±18.74μm,左眼105.20±12.29μm,P=0.024,患者左眼角膜瓣均比右眼要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LASIK术中角膜板层刀制作的角膜瓣厚度与预计值有一定的偏差,术中测量角膜瓣厚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Pentacam与角膜超声测厚仪观察LASIK术后角膜厚度变化的比较

      2011, 11(11):1963-196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28

      摘要 (1233) HTML (0) PDF 353.44 K (9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别用Pentacam与角膜超声测厚仪测量人眼LASIK手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并做比较。方法:应用Pentacam和日本尼德克公司生产的UP-1000角膜超声测厚仪对267例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术后1,3,6mo角膜厚度观察。结果:Pentacam与超声测厚仪所测厚度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985,P<0.01,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存在正相关。两种方法测量LASIK术后角膜厚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方法准确,简便,无创性,更适用于LASIK手术后角膜厚度的临床检查及科研研究。

    •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

      2011, 11(11):1965-196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29

      摘要 (1663) HTML (0) PDF 401.77 K (1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治疗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术后视功能及并发症,以期为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术式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一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2006-08/2008-07来本院住院的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42例43眼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以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作为试验组,晶状体悬吊作为对照组。作术后视力、角膜内皮及并发症的比较。结果:试验组所有病例术中1次固定成功,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高眼压、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倾斜、偏斜、脱位、眩光等并发症,所有病例中均未出现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两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具有操作简单及安全的优点。适合于无后囊、前房深浅正常及角膜内皮正常的病例。

    •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IOL植入术中三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2011, 11(11):1968-197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30

      摘要 (1277) HTML (0) PDF 344.56 K (1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及球后麻醉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中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90例120眼按入院时间先后分成3组,分别用表面麻醉,表面麻醉结合球结膜下麻醉及球后麻醉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果:表面麻醉组有3眼因麻醉不足术中追加结膜下麻醉,有11眼因麻醉不足疼痛不能耐受手术。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全部30眼麻醉效果理想,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因麻醉量不足或过量及麻醉手法等问题引起的术中或术后的并发症,球后麻醉30眼有1眼出现一过性黑矇,3眼出现球后出血,1眼术后眼睑青紫,经术中及术后对患者的处理及解释病情,均无大碍,也顺利完成手术。结论:三种麻醉方法中以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最安全且有效,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 三联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2011, 11(11):1971-197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31

      摘要 (1163) HTML (0) PDF 380.34 K (9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0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mo。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占90%,术后1wk眼压全部在正常范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 国产拉坦前列腺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1, 11(11):1973-197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32

      摘要 (2466) HTML (0) PDF 341.96 K (10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国产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见康)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三组,试验组:国产0.05g/L拉坦前列腺素(见康);对照组1:进口0.05g/L拉坦前列腺素(适利达);对照组2:0.04g/L曲伏前列素(苏为坦),每组30例患者。三组患者均9:00pm给药1次,疗程4wk。结果:用药2wk后,三组间治疗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治疗4wk后,三组日眼压曲线各时间点眼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例中均有轻度结膜充血的患者,试验组4例(13%),对照组1:3例(10%),对照组2:8例(27%)。结论:国产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见康)可有效降低眼压,安全性好,为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提供了新的选择。

    • 表麻下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2011, 11(11):1976-197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33

      摘要 (1112) HTML (0) PDF 311.94 K (10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4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1~0.3者12眼(27%),0.4~0.6者23眼(51%),0.7~1.0者10眼(22%)。43眼眼压降至正常,仅2眼眼压高于正常值,经局部滴药后降至正常。术后随访6~18mo,术后并发症是角膜水肿、浅前房、虹膜炎症,以上并发症经药物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时,能够有效恢复视力和控制眼压。

    • Q开关Nd:YAG激光与传统周边虹膜切除术的疗效观察对比

      2011, 11(11):1978-197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34

      摘要 (1414) HTML (0) PDF 254.35 K (10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Q开关Nd:YAG激光与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108眼与传统周边虹膜切除术的7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随访6mo,两组术后眼压控制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性,术后视力激光治疗组优于手术组(P<0.05)。结论:Q开关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恢复快且经济,但不能完全取代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

    •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早期临床观察

      2011, 11(11):1980-198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35

      摘要 (2146) HTML (0) PDF 332.64 K (10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早期临床特点,以期帮助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04-06/2011-02,最终能诊断Posner-Schlossman综合征且能观察到完整早期临床资料的患者31例31眼,观察患者发病24h内和随后连续2d的视力、眼球充血、角膜水肿、角膜后沉着物(KP)、前房Dyndall现象、瞳孔光反射、眼压等。记录患者的症状和当天的诊断情况。结果:即使最终31例患者都能诊断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但在发病24h内就诊时仅15例(48%)能诊断,随后连续2d能诊断的依次为23例(74%),29例(93%)。结论:KP型和高眼压型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眼胀和KP是其重要的症状和体征。

    •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DME的投药剂量研究

      2011, 11(11):1983-198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36

      摘要 (1529) HTML (0) PDF 360.50 K (10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寻找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选择FFA证实为DME的患者38例45眼,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19例22眼,B组19例23眼。两组分别采用40g/L的TA2mg和4mg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前两组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0.06±0.06和0.06±0.05(t=0.076,P=0.94),并且眼压<21mmHg。用药后随访6mo,对比观察用药前后的视力、眼压、晶状体和眼底改变以及FFA表现。结果:治疗后平均BCVA:A组22眼为0.13±0.05,B组23眼为0.12±0.0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9,P=0.00;t=-5.75,P=0.00)。用药后眼压>21mmHgA组2眼(9%),B组9眼(39%),高眼压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P=0.04)。FFA显示治疗有效A组为19眼,B组22眼,两组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6)。在6mo内复发率A组5眼(23%),B组3眼(1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4)。两组中均无发生难治性青光眼和白内障发展眼。黄斑水肿复发眼再次玻璃体内注射TA有效。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2mg或4mg对于DME均有一定疗效,其短期复发率没有明显差异。玻璃体内注射2mgTA较注射4mg能较少引起眼压升高。

    • 前后节手术联合硅油植入术治疗PDR的临床分析

      2011, 11(11):1985-198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37

      摘要 (1601) HTML (0) PDF 307.63 K (1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03/2011-06于我院行前后节手术联合硅油植入术治疗PDR的患者43例51眼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视力不同程度提高39眼(76%),视力无明显变化9眼(18%),视力较术前下降3眼(6%)。一次性视网膜复位率达100%,硅油取出后出现不同程度视网膜脱离4眼,二次手术后复位良好。结论:前后节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术后视力,避免再次接受白内障手术发生术中并发症的危险性,降低玻璃体切割术后再出血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风险,是治疗PDR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玻璃体切割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 11(11):1987-198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38

      摘要 (1304) HTML (0) PDF 515.00 K (10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75眼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术中根据具体病情联合单纯白内障摘除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内异物取出、膜剥离、水下透热、眼内光凝或/和巩膜外冷凝及眼内注气或硅油充填。结果:选取75眼中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穿孔性眼外伤19眼,眼球钝挫伤8眼)27眼,视网膜静脉阻塞15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眼,Eales病9眼,视网膜裂孔合并玻璃体积血9眼,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3眼。术后随访6~48(平均18±5.6)mo,75眼中72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05者65眼(87%),>0.2者54眼(72%),>0.5者23眼(31%),术后视力没有提高3眼(4%),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的眼外伤合并玻璃体积血、大量玻璃体积血药物治疗不吸收,反复发生的玻璃体积血和B超检查发现视网膜脱离者应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以改善和保护视功能。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2011, 11(11):1990-199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39

      摘要 (2201) HTML (0) PDF 345.69 K (10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全身及眼局部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并诊断为葡萄膜炎的患者86例157眼,应用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全身静点冲击3~5d,后改为强的松1mg/(kg.d)口服,并且逐渐减量;患眼局部应用甲基强的松龙40mg球后注射连续3~5d,并逐渐减量,依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镜下所见葡萄膜炎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恢复情况、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荧光渗漏情况及OCT检查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至随访期末,BCVA提高>2行者128眼(81.5%),BCVA无变化16眼(10.2%),BCVA下降13眼(8.3%);葡萄膜炎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完全或基本消退者149眼(94.9%);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渗漏完全或基本消失者131眼(83.4%);OCT检查后极部视网膜厚度降低者134眼(85.4%),不变者14眼(8.9%),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增加者9眼(5.7%)。结论: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葡萄膜炎症,提高视功能。

    • 自体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2011, 11(11):1992-199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40

      摘要 (1311) HTML (0) PDF 485.92 K (1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112眼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自体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反应,移植片生长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病例有一过性刺激反应,移植片生长良好,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12mo,未见复发病例,患者眼表外观美观。结论:自体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好,安全、美观、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甲钴胺联合复方血栓通及维生素B1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临床观察

      2011, 11(11):1995-199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41

      摘要 (1695) HTML (0) PDF 320.05 K (1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复方血栓及维生素B1通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近4a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64例,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口服甲钴胺联合复方血栓通及维生素B1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并设立复方血栓通联合维生素B1治疗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良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眼科治疗2~16wk后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及消失;治疗3mo后,甲钴胺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1及复方血栓通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安全有效。

    • 眼眶外伤950例CT检查回顾分析

      2011, 11(11):1997-199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42

      摘要 (1324) HTML (0) PDF 329.65 K (1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T在眼眶外伤中的所见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1-06共950例眼眶外伤患者的CT检查结果,无论单双眼入选,均作为1例。结果:眼眶外伤950例患者中CT检查发现眼眶或眶周骨折者846例,眼球,眼外肌等眶内组织损伤者103例。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眼眶损伤的征象,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

      2011, 11(11):1999-200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43

      摘要 (1683) HTML (0) PDF 302.26 K (1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黄斑中心凹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屈光正性弱视患者20例40眼,年龄4~10(平均6.15±1.64)岁,等效球镜1.50~7.00D,眼轴22.07±0.97mm;正常对照组25例50眼,年龄4~15(平均8.62±2.42)岁,等效球镜0.57±1.07D;眼轴22.81±0.72mm。利用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分别对其黄斑中心凹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测量,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检验,比较其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弱视眼与正常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32.98±14.99μm和136.60±13.82μ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116.95±9.59μm和110.40±7.63μ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呈负相关(r=-0.31,P<0.05),弱视组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无明显相关性(r=0.12,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可能影响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卡式数码相机改装进行摄影验光的临床应用

      2011, 11(11):2002-200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44

      摘要 (1238) HTML (0) PDF 405.71 K (1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家用卡式数码相机改装的简易摄影验光设备用于婴幼儿视力筛查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简易摄影验光设备对就诊怀疑有屈光不正的100例婴幼儿进行摄影验光,再行眼科常规检查和检影验光,将结果以标准分析法进行评估。结果:简易摄影验光设备对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斜视的特异度为96.46%,95.29%,96.75%,98.97%,100%,灵敏度为82.76%,93.33%,84.78%,75.00%,100%。结论:简易摄影验光设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靠性,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易普及的特点,可用于幼儿视力筛查,适于家庭视力筛查模式的建立和推广。

    • >调查报告
    • 眼科门诊干眼患病率的初步调查和健康指导

      2011, 11(11):2005-200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45

      摘要 (1372) HTML (0) PDF 294.75 K (10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眼科门诊患者中干眼患者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措施。方法:对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部分20岁以上患者392例(男性180例,女性212例)进行询问式调查、干眼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以确定诊断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选取患者392例,其中干眼患者52例(13.3%),男性17例(4.3%),女性35例(8.9%)。其中20~39岁2例(0.5%),40~59岁27例(6.9%),≥60岁23例(5.9%)。环境因素影响者为34例(65.4%),全身疾病及用药患者18例(34.6%),眼部疾病及用药患者20例(38.5%),无明显诱因者6例(11.5%),同时存在2种及以上上述因素患者22例(42.3%)。结论:干眼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发病因素有年龄、性别、全身疾病及用药、眼部疾病及用药、工作及生活环境等方面。应根据导致干眼的不同因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以减少干眼的发生及控制干眼症状。

    • >临床报告
    • 角膜异物792例分析

      2011, 11(11):2007-200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46

      摘要 (1268) HTML (0) PDF 248.54 K (1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角膜异物的原因、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门诊就诊角膜异物伤患者792例803眼,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异物分类、分区及预后情况。结果:角膜异物患者792例803眼中,男747例(94.3%),发病年龄集中在19~40岁。异物中以金属最为多见,占91.7%,184眼(22.9%)的异物位于角膜C区,335眼(41.7%)的异物位于角膜B区,284眼(35.4%)的异物位于角膜A区。有58例(7.2%)就诊时发现合并感染的角膜异物。除部分患者视力下降外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视力下降12眼(1.5%)。结论:角膜异物是常见的眼外伤,严重者会影响视力,经适当的治疗后,大多数角膜异物伤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穿透性角膜移植43例临床分析

      2011, 11(11):2009-201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47

      摘要 (1288) HTML (0) PDF 258.07 K (10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的疗效。方法:对43例43眼穿透性角膜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角膜植片透明者34例(79%),视力≥0.05者37例(86%),≥0.3者16例(37%)。发生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3例(7%),继发性青光眼1例(2%)。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部分提高角膜病患者视力的有效手段,角膜植片排斥反应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眼睑缝合术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

      2011, 11(11):2011-201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48

      摘要 (1497) HTML (0) PDF 309.17 K (10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眼科门诊2008-12/2010-12角膜溃疡患者22例22眼,使用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角膜溃疡的愈合及视力的提高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1mo后,角膜愈合情况:痊愈18眼(81%),有效4眼(19%)。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具有溃疡愈合率高,且能有效提高视力的作用。

    • 四点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2011, 11(11):2013-201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49

      摘要 (1164) HTML (0) PDF 328.58 K (1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四点式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例20眼各种原因致后囊不完整的无晶状体眼及晶状体脱位患者行白内障手术联合四点式经巩膜缝线悬吊术植入四襻人工晶状体,其中一期植入15眼,二期植入5眼,随访2~6mo。结果:患者术眼术后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其中0.2~者2眼(10%),0.5~者10眼(50%),≥1.0者7眼(35%),≤0.12者1眼(5%),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位置均未发生偏移。结论:四点式经巩膜缝线固定的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是后囊不完整的无晶状体眼和晶状体脱位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一项有效措施,手术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保证了最佳矫正视力。

    • 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疗效分析

      2011, 11(11):2015-201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50

      摘要 (1203) HTML (0) PDF 219.67 K (10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方法:对50例行手术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根据伤情给予不同处理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2mo,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6mo,最佳矫正视力0.05~0.25者12眼(24%),0.3~0.5者22眼(44%),>0.5者16眼(32%)。结论:根据眼部外伤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外伤性白内障可取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 白内障术后角膜上皮持续缺损发生机制

      2011, 11(11):2017-201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51

      摘要 (1291) HTML (0) PDF 332.55 K (10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白内障术后角膜上皮持续缺损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观察不同病例的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大部分病例在停用激素及非甾体消炎药物后角膜上皮缓慢恢复,但个别严重病例恢复缓慢,且易反复,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稳定后遗留角膜斑翳影响视功能。结论:为有效预防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发生,术前需完善相关检查,术后应及时、准确对症处理。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隧道切口制作技巧的探讨

      2011, 11(11):2019-202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52

      摘要 (1138) HTML (0) PDF 209.09 K (9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隧道切口制作技巧的相关问题。方法:分析研究368眼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构筑切口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和影响手术操作的相关问题。总结出隧道切口制作相关技巧。结果:术中术后因切口操作不当引起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前房出血、悬韧带断裂、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以及引起切口渗漏、虹膜脱出、前房波动、撕囊、娩核及植入人工晶状体困难等操作难点共56眼,占15.2%。其中切口形状不规则15眼,占26.8%;切口过小11眼,占19.6%;隧道太浅8眼,占14.3%;隧道太深6眼,占10.7%;隧道过短11眼,占19.6%;隧道过长5眼,占8.9%。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切口制作不当会影响手术操作及产生并发症。所以,隧道切口的制作要严格按照切口构筑原则进行,熟练掌握制作技巧。正确隧道切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前房穿刺术在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临床应用

      2011, 11(11):2021-202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53

      摘要 (1103) HTML (0) PDF 188.92 K (1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效果。方法:对38例38眼高眼压持续状态在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不能有效降低眼压的患者采用前房穿刺术放液。结果: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眼压迅速降低,眼痛、头痛缓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平均为17mmHg。结论:前房穿刺术放液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长期大量应用降眼压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迅速降低眼压,可以缓解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 吸氧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研究

      2011, 11(11):2023-202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54

      摘要 (1045) HTML (0) PDF 243.11 K (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吸氧时间和吸氧浓度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病变分期的关系,以期揭示ROP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体质量≤2500g和(或)胎龄≤32wk的早产儿156例作为研究对象。16wk时采用双目间接眼底镜进行眼底检查并记录。结果:确诊为ROP的患儿43例86眼,随着吸氧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ROP的病变程度逐步加重。吸氧浓度≥40%时,35.3%的患儿ROP病变超过3期,吸氧时间≥7d时,27.8%的患儿ROP病变超过3期。结论:规范化的氧疗应当是持续低流量的给氧,即使病情需要高流量给氧,通过缓慢逐步减量的方法也可以有效减少ROP的发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分析

      2011, 11(11):2025-202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55

      摘要 (1313) HTML (0) PDF 284.48 K (10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割术黄斑下积液的发生率及对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将31例3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两组,A组15例15眼行巩膜扣带术,B组16例16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1,3,6mo行视力、眼底及OCT检查。结果:术后1mo间接眼底镜检查所有患眼视网膜复位,矫正视力B组好于A组。术后3,6mo两组间无明显差异。OCT检查术后1mo两组黄斑下积液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随时间延长,A组黄斑下积液逐渐消失。结论:巩膜扣带术后常见黄斑下积液,两组远期术后视力无明显差异。

    • 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原因分析

      2011, 11(11):2027-202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56

      摘要 (1677) HTML (0) PDF 213.96 K (1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5例15眼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进行分析,查找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所有视网膜再脱离患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B级。结果:术后随访1a,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15例15眼患者中,出现新裂孔7眼(46.7%);原裂孔未能封闭4眼(26.7%);遗漏裂孔2眼(13.3%);脉络膜脱落1眼(6.7%);PVR1眼(6.7%)。结论: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为:出现新裂孔、原裂孔未能封闭、遗漏裂孔。

    • 雄矾散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2011, 11(11):2029-203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57

      摘要 (1372) HTML (0) PDF 319.70 K (1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前使用雄矾散,术中使用生物羊膜移植对减轻角膜损伤减少翼状胬肉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翼状胬肉43例56眼,其中原发性胬肉45眼,复发性11眼,均采用术前使用雄矾散,术中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随访12~18mo,观察手术效果。结果:翼状胬肉治愈52眼(93%)。复发4眼(7%),其中2眼为原发性翼状胬肉,2眼为复发性翼状胬肉。雄矾散未引起角膜化学损伤,且角膜创面光滑平整。羊膜移植未发现角巩膜溶解坏死、溃疡、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雄矾散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良好,角膜创面光滑平整,且修复快,复发率低,无排斥反应,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特别是医疗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更应推广使用。

    • 顺逆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

      2011, 11(11):2031-203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58

      摘要 (1232) HTML (0) PDF 260.26 K (1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顺行与逆行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01/2010-06的320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顺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128眼,逆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192眼。结果:术后1a,顺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组中治愈者117眼,有效率91.4%;逆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组中治愈者187眼,有效率97.4%。两组术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逆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

    • 急诊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段异物伤的临床观察

      2011, 11(11):2033-203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59

      摘要 (1176) HTML (0) PDF 285.63 K (10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段异物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10-12在我院诊断为后段眼内异物的眼球穿通伤,急诊行玻璃体切割、异物取出术患者32例32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30例一次性取出异物。术后视力改善12例,视力不变的10例,视力下降的10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例,视网膜脱离3例,眼球萎缩的2例。术中1例因角膜混浊、1例因眼内出血加重终止手术,择期手术成功取出异物。结论:急诊行玻璃体切割、异物取出术是治疗眼内异物的有效而及时的处理方法。

    • 下睑缩肌切除术治疗轻中度下睑退缩的临床研究

      2011, 11(11):2035-203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60

      摘要 (1595) HTML (0) PDF 241.70 K (1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下睑缩肌切除术在治疗轻中度下睑退缩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自2007-04/2010-12到我院整形门诊就诊的轻中度下睑退缩患者16例24眼,均在局部麻醉下行下睑缩肌切除术。随访6~18(平均8.9)mo。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下睑退缩均得到矫正,矫正量1.0~3.0(平均2.5)mm。结论:下睑缩肌切除术对于治疗轻中度下睑退缩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自制探针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230例疗效观察

      2011, 11(11):2037-203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61

      摘要 (1229) HTML (0) PDF 300.16 K (1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方法和优点。方法:对门诊就诊的230例245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经3次泪道冲洗仍不通畅者用自制的泪道探针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患儿230例通过自制泪道探针进行泪道探通1~5次治愈率为99.2%。结论:用自制的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方法有效、简便。

    • 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的手术时机及其安全性的探讨

      2011, 11(11):2039-204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62

      摘要 (1281) HTML (0) PDF 263.63 K (9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的手术时机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01/2010-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37例165眼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137例165眼,患儿年龄≤3月龄者64眼,其中加压探通治愈16眼,1次探通治愈48眼;~6月龄者68眼,其中加压冲洗治愈4眼,1次探通治愈62眼,2次探通治愈1眼,1例1眼未随诊;~12月龄者24眼,1次探通治愈12眼,2次探通治愈8眼,3次探通治愈2眼,未随诊2例2眼;~18月龄者9眼,其中1次探通治愈6眼,2次探通治愈3眼。结论:新生儿泪囊炎患者,若患儿身体发育正常,年龄>2月龄者应尽早行泪道探通术,且安全可行。

    • 干眼症83例病因诊断与误诊分析

      2011, 11(11):2041-204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63

      摘要 (1259) HTML (0) PDF 469.49 K (9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干眼症的病因,为干眼症的诊断提供依据,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确诊为干眼症的患者的发病原因,并分析其中16例发生误诊的病例。诊断方法为依据干眼症症状、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分泌减少及眼表损害等表现,并按一定的诊断步骤进行。结果:干眼症患者83例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视屏终端综合征24例(29%)、慢性睑缘炎12例(14%)、干燥综合症12例(14%)。有10例误诊为慢性结膜炎,有2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另有4例干眼症的病因诊断错误。结论:干眼症的发病原因虽不是诊断干眼症的必备条件,但认识并积极寻找干眼症的病因可以为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也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 个体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控制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研究

      2011, 11(11):2044-204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64

      摘要 (1301) HTML (0) PDF 280.71 K (1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个体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控制青少年近视眼的进展。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近视患者90例180眼,屈光度-0.75~-6.00DS。随机分为三组:A组(框架眼镜组),B组(普通RGP组),C组(个性化RGP组),对三组患者戴镜1,3,6mo;1,2a的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进行观察。结果:三组在戴镜前屈光度、角膜曲率及眼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屈光度在戴镜1,2a后,A组(4.46±1.98,5.18±2.09D)与B(3.44±2.41D,3.41±2.01D),C组(3.43±2.43D,3.39±2.32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曲率半径在戴镜1,2a后,A组(7.58±0.17mm,7.60±0.21mm),C(8.12±0.20mm,8.27±0.19mm)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戴镜1,2a后,B组(7.91±0.22mm,7.94±0.27mm),与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眼轴长度分别在戴镜1,2a,A组(26.03±1.07mm,26.09±1.11mm)与C(25.82±1.20mm,25.97±1.29mm)及A组与B组(25.71±1.07mm,25.83±1.09m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更符合角膜生理,从远期效果看可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眼进展。

    • 盐酸环喷托酯和阿托品对远视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的比较

      2011, 11(11):2047-204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65

      摘要 (1382) HTML (0) PDF 270.34 K (10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盐酸环喷托酯与阿托品对远视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以评估盐酸环喷托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96例192眼远视儿童进行观察,先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后用阿托品眼膏,分析比较两种药物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结果和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盐酸环喷托酯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低于阿托品组(12.5%)。结论:盐酸环喷托酯是一种强效、快速且安全的睫状肌麻痹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适合远视儿童的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

    • >短篇报道
    • 儿童异常瞬目症56例分析

      2011, 11(11):2049-204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67

      摘要 (1381) HTML (0) PDF 115.34 K (10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由于受环境、饮食、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儿童异常瞬目症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我院2000-04/2002-10间共接诊频繁眨眼患儿56例,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11岁,现报道如下。

    • 短小遮盖法预防弱视复发的疗效观察

      2011, 11(11):2050-205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68

      摘要 (1278) HTML (0) PDF 132.02 K (10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弱视治疗是一项艰难而不易获得疗效的工作,且复发率高,易反弹。因此弱视经综合治疗后马上停止各种治疗极易造成弱视的复发,我科2003-03/2005-03采用短小遮盖法预防弱视复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白内障超声乳化和囊外摘出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观察

      2011, 11(11):2051-205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69

      摘要 (1241) HTML (0) PDF 178.97 K (10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在我国均已得到日益广泛地开展,使得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大幅度提高。黄斑囊样水肿则是白内障术后可能发生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中心视力,我们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在治疗电光性眼炎中的应用

      2011, 11(11):2052-205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70

      摘要 (1647) HTML (0) PDF 152.44 K (12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电光性眼炎是常见眼科急诊疾病之一,多发生在电焊操作及室内紫外线消毒的场所。常规治疗方法是给予5g/L地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局部冷敷等,以对症处理为主。临床常因多次地卡因滴眼液滴眼后出现角膜上皮松

    • 成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40例手术治疗体会

      2011, 11(11):2053-205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71

      摘要 (2403) HTML (0) PDF 129.76 K (9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间歇性外斜视是外斜视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1]。手术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重要手段,成人治疗的目的是使双眼呈正位达到美观[2],并消除术前部分患者的视疲劳、阅读困难、头痛、恶心及复

    • 丝裂霉素C在先天性泪囊炎中的应用

      2011, 11(11):2054-205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72

      摘要 (1159) HTML (0) PDF 161.86 K (10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先天性泪囊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我们收集了2008-09/2011-03我科收治的22例26眼1~3岁先天性泪囊炎患儿,采用了泪道探通+丝裂霉素C(MMC)法治疗,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 裂隙灯下皮试针头拆除角膜移植缝线的体会

      2011, 11(11):2055-205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73

      摘要 (1261) HTML (0) PDF 133.74 K (10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自2000-03/2008-05始,我们在本院门诊利用裂隙灯显微镜,在表面麻醉下用皮试针头(1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进行角膜移植缝线拆除术86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00-03/2008-05患者86例,其中男52例,女

    • 中西医治疗先天性视盘小凹的临床观察

      2011, 11(11):2056-205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74

      摘要 (1296) HTML (0) PDF 118.11 K (9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先天性视盘小凹最早于1882年发现并提出。Petersen第一个认识到视盘小凹与黄斑区视网膜下液之间的关系。视盘小凹在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一,单眼发病率为85%。我院通过近几年来对本病实施药物、

    • >病例报告
    • 眼球转移癌1例

      2011, 11(11):2057-205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75

      摘要 (1089) HTML (0) PDF 115.03 K (10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原发于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有时会转移至眼球,以眼球为首发症状就诊,易造成临床医师的困惑。现将1例首诊于我院眼科,后确诊为肺腺癌眼球转移的1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

    • 牵牛花综合征合并知觉性内斜视和先天性白内障1例

      2011, 11(11):2058-205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76

      摘要 (1368) HTML (0) PDF 245.33 K (1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牵牛花综合征(morning glory syndrome,MGS)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眼底先天畸形,合并其它眼部先天异常更为罕见。现我院诊治1例牵牛花综合征合并知觉性内斜视和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8岁,家长诉其女"右眼内斜6a"(图1)。既

    • 双眼霜样树枝状视网膜血管炎1例

      2011, 11(11):2060-206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77

      摘要 (1315) HTML (0) PDF 174.54 K (1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霜样树枝状视网膜血管炎是一种可合并全葡萄膜炎的双眼急性视网膜血管周围炎症,以视网膜血管广泛白鞘化,似树枝上形成霜冻为特征[1]。患者多为年轻人,不伴全身性疾病,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治愈后不复发。现就

    • >眼科护理
    • 眼科手术室轮岗护士的带教初探

      2011, 11(11):2062-206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11.078

      摘要 (1137) HTML (0) PDF 145.01 K (10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由于我院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培养需要,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获得竞争优势,也为了使眼科护理工作与诊疗水平同步提高,促使护士在各个方面得到提高,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的工作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